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东亮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出血
  • 3篇血肿
  • 3篇脑出血
  • 3篇基底
  • 3篇基底节
  • 3篇基底节区
  • 3篇高血压
  • 2篇清除术
  • 2篇颅内
  • 2篇基底节区脑出...
  • 2篇高血压性
  • 2篇穿刺
  • 1篇岛叶
  • 1篇导管介入
  • 1篇定位法
  • 1篇多靶点
  • 1篇血压
  • 1篇血肿抽吸
  • 1篇血肿抽吸术
  • 1篇血肿清除

机构

  • 5篇涿州市医院

作者

  • 5篇郭东亮
  • 2篇王娜
  • 2篇张晓宇
  • 2篇张晓宇
  • 2篇王娜
  • 1篇刘大雪
  • 1篇王旭聪
  • 1篇张金承
  • 1篇李建美
  • 1篇李德辉

传媒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T体表定位与立体定向在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探讨CT 体表定位与立体定向技术在基底节区中低出血量清除术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以97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肿定位方式分为CT 组(n=42)与立体定向组(n=55).对比术两组后血肿清除率、血...
郭东亮张晓宇王娜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经皮微孔导管介入血肿抽吸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微孔导管介入血肿抽吸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期间涿州市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经皮微孔导管介入血肿抽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的神经功能指标、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及4周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92.31%及97.44%,均高于对照组的64.10%、66.67%及69.23%;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2.56%,均低于对照组的15.38%及1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指标及炎性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孔导管介入血肿抽吸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炎性应激的改善作用相对更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张金承刘大雪李德辉王旭聪李建美郭东亮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
颅内压动态监测下行多靶点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行颅内压动态监测下多靶点穿刺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试验组实施颅内压动态监测联合多靶点穿刺治疗,分析比较不同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7 d血肿清除率为(98. 20±7. 75)%,对照组为(92. 70±6. 75)%;试验组引流时间为(4. 20±1. 84) d,对照组为(5. 40±1. 36) d;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且术后并发症更少,远期疗效更佳(P<0. 05)。结论动态监测颅内压联合多靶点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显著,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郭东亮张晓宇王娜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颅内压监测
超早期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神经内窥镜下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估神经内窥镜辅助下侧裂-岛叶入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的疗效.方法以106例确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内镜手术组46例、显微手术组60例.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术后1周GCS评分及术后 3个月ADL的Barthel指数.结果3个月时Barthel指数内镜组 53.11±10.16 高于显微组51.77±9.88,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在血肿清除方面具有优势,且近期预后较好.
张晓宇郭东亮王娜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显微手术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轻中度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术对中少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 124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73 例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51例保守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72小时后血肿情况,以及1个月后测评情况.结果术后 72 小时后两组血肿量和血肿消失时间,各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 P〈0.05).1个月后微创组NIS评分显著低于保守组;前者MoCA 总分显著高于后者(均P〈0.05).结论轻中度基底节区HICH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神经功能恢复较好、认知功能水平较高.
郭东亮张晓宇王娜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性穿刺术神经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