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滨

作品数:8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中医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异病
  • 3篇和肝
  • 3篇肠癌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代谢组学研究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异病同证
  • 2篇证候
  • 2篇术后
  • 2篇中药
  • 2篇中药成分
  • 2篇中医
  • 2篇网络药理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学

机构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市第七人...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8篇魏滨
  • 7篇苏式兵
  • 6篇王文海
  • 5篇李晓燕
  • 4篇罗运权
  • 3篇季青
  • 3篇蔡菲菲
  • 2篇宋雅楠
  • 2篇董姝
  • 2篇陈启龙
  • 1篇李琦
  • 1篇陆奕宇
  • 1篇孙继佳
  • 1篇孙阳
  • 1篇呼雪庆
  • 1篇郭志忠

传媒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iTRAQ蛋白组学技术的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血浆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筛选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的血浆差异表达蛋白,探索大肠癌和肝癌"异病同证"的物质基础。方法:纳入具有典型肝肾阴虚证的大肠癌和肝癌患者各10例,对照组为无证可辨的大肠癌和肝癌患者各10例。采集患者血浆并提取蛋白,然后进行蛋白变性、还原及酶解,最后进行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 TRAQ)标记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得到的峰图采用Maxquant 1.3.0.5软件进行系统的蛋白差异表达分析。鉴定蛋白组间比值>1.5或<0.6被认为存在表达差异。结果:大肠癌术后肝肾阴虚证组共筛选出9个典型的差异表达蛋白,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组也筛选出9个典型差异表达蛋白,两组共同的差异蛋白有8个:激肽原1(KNG1)、血红蛋白α2(HBA2)、血红蛋白β(HBB)、α1微球蛋白比库蛋白前体(AMBP)、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羧肽酶N催化链(CPN1)、血浆蛋白酶C1抑制剂(SERPING1)、间α胰蛋白酶抑制剂重链H1(ITHIH1)。这些蛋白主要与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有紧密联系。结论:本研究证实i TRAQ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KNG1,HBA2等蛋白可能是大肠癌和肝癌"异病同证"的物质基础之一。
季青陆奕宇宋雅楠魏滨李晓燕孙阳罗运权王文海李琦苏式兵
关键词:大肠癌肝肾阴虚证差异表达蛋白
肝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随着原发性肝癌(肝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手术治疗日益增加,如何处理术后不良反应、化疗引起的副作用以及术后复发转移,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诊疗实践体系,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术后及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肝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问题和对策,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肝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魏滨王文海罗运权苏式兵
关键词:肝癌术后中医药
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病证结合研究是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病证结合体现了中西医2种医学的优势互补,通过多学科交叉探讨病证之间的关系,研究疾病证候诊断及辨证施治规律等。得益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病证结合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系统生物学技术、表观遗传学技术、网络生物学技术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和方法。
李晓燕魏滨朱美冬罗运权王文海苏式兵
关键词: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技术应用
大肠癌和肝癌术后的“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  研究大肠癌、肝癌术后患者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的血浆差异代谢物,阐明各证候的代谢机制,从机体代谢调控角度,为大肠癌、肝癌术后中医辩证及机制分析提供客观的依据。  方法:  大肠癌、肝癌术后的患者经两位副主任...
魏滨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证候代谢组学
大肠癌和肝癌术后“异病同证”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异病同证"的血浆共同代谢物及其代谢机制。方法:对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湿热证和隐证的血浆代谢物谱进行代谢组学(GC-MS)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寻找其"异病同证"的共同代谢物,并通过KEGG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结果:大肠癌和肝癌术后肝肾阴虚证共同的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和丙氨酸,其代谢调控以氨基酸的降解为主;脾虚证共同的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葡萄糖、赖氨酸和肌醇,氨基酸的降解和糖类的分解功能受到影响;湿热证的共同代谢物是甘氨酸、尿素、色氨酸、葡萄糖、丙酸、甘露醇、山梨醇和赖氨酸,以影响糖类物质分解和供能过程为主要特征。结论:代谢组学方法是研究"异病同证"的有效工具之一。大肠癌、肝癌术后在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各有其共同的代谢物以及代谢机制。
魏滨呼雪庆宋雅楠李晓燕蔡菲菲季青罗运权王文海苏式兵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证候异病同证代谢组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陈蒿汤“异病同治”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药物活性成分、效应靶点及潜在疾病,探讨该方治疗不同疾病湿热证"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 Database@Taiwan、Drug Bank等多个数掘库,查找茵陈蒿汤中药物的成分、靶点和相关疾病信息,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并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DAVID网站对茵陈蒿汤作用的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查找到茵陈蒿汤中大黄、栀子和茵陈三味药的272种化学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指数(DL)≥0.18,并能够找到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有33种,对应216个靶点蛋白与308种疾病,大于节点平均度的有81种疾病。与茵陈蒿汤相关的前三个生物学过程为对有机物质的反应、对细胞增殖的调节和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显著富集的前三个KEGG通路为癌症通路、前列腺癌及胰腺癌。结论: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对茵陈蒿汤有了整体性的认识,有助于阐明茵陈蒿汤的组效关系,揭示其对于湿热证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以及发现新的潜在临床适应症。
蔡菲菲李晓燕董姝魏滨季青陈启龙苏式兵
关键词:茵陈蒿汤湿热证异病同治网络药理学
六味地黄汤中药成分-靶标-疾病网络分析及效应机制预测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六味地黄汤的化学成分、药物靶标以及可能治疗的疾病,探讨其配伍及对多种疾病"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的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指数(DL),筛选六味地黄汤的活性成分和相关疾病,从Drugbank数据库获得药物靶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标-疾病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及靶标功能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在六味地黄汤507种化合物中符合OB≥30%,DL≥0.18有42种,其相关靶标有221个,并富集出九大类56种疾病,以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网络相关度最大。六味地黄汤、三补和三泻的配伍都能调节细胞凋亡、代谢、增殖、以及血管平滑肌收缩;六味地黄汤还有调控蛋白的合成修饰和分泌作用;三补能够调控离子跨膜转运、血压以及前列腺素、视黄酸的代谢等;三泻则侧重于对细胞的信号传导以及细胞的生物合成作用的影响。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六味地黄汤活性成分42种,预测靶标221个及疾病56个,其三补三泻的配伍使药物作用产生了1+1>2的效应机制。六味地黄汤对多种疾病"异病同治"具有多靶标、多功能以及多通路的调节机制。
李晓燕董姝魏滨陈启龙蔡菲菲王文海苏式兵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
基于信息熵的乙肝后肝硬化证素提取及病机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提取乙肝后肝硬化证候要素(证素)并分析其组成及分布规律,探讨肝硬化的病机特点。方法:收集294例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资料,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复杂系统划分方法(信息熵法)提取证候要素(证素),确定症状贡献度,并通过诊断阈值,分析乙肝后肝硬化证素组成及分布规律。结果: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存在着脾虚、肾气虚、肝阴虚、痰湿、气滞、肝郁、湿热7个主要证素,并有1个至多个证素存在,其中脾虚、气滞、湿热出现频率较高。结论:信息熵法可以用于乙肝后肝硬化证候要素的提取。乙肝后肝硬化的病机复杂,其中脾虚、气滞、湿热可能是其主要的病机因素。
郭志忠魏滨孙继佳王文海苏式兵
关键词:证素辨证信息熵病机乙肝后肝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