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坤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散状冲击波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CMI及VA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放散状冲击波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紊乱指数(CMI)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聚焦式冲击波辅助物理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放散状冲击波结合物理手法治疗,比较两组CMI评分、VAS评分、最大开口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CM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最大开口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略低于对照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散状冲击波和聚焦式冲击波均能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CMI评分、VAS评分以及最大开口度,但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黄丽钦马坤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疼痛评分
- 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神经定位、触诊检诊及颈椎X线片、MRI三步定位诊断明确的颈源性头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常规推拿手法和灸法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头痛(VAS评分)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86.7%,P<0.05)。结论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解除症状,疗效确切,操作安全可靠。
- 孙金水陈健张雪梅马坤
-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
- 论康复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康复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术后的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0例肱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抽取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采用Mayo评分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 马坤
- 关键词: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康复治疗肘关节功能
- 冲击波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冲击波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诊治的6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冲击波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踝关节活动范围、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范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2个月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效果显著,能够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骨性关节炎指数,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 黄丽钦马坤
- 关键词:关节炎踝关节创伤性踝关节炎冲击波塞来昔布胶囊踝关节功能
- 悬吊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悬吊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7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悬吊训练治疗,共治疗6个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功能性步行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FAC分级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7±3.2)vs(25.3±2.9)、(1.4±0.5)vs(1.3±0.4)、(30.43±5.36)vs(29.51±5.45)、(47.52±8.26)vs(48.37±7.95)],经治疗后试验组的各项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75.5±6.8)vs(51.7±6.1)、(2.7±0.8)vs(1.6±0.9)、(8.31±2.72)vs(12.57±4.36)、(67.39±11.26)vs(53.27±10.15)](P<0.05)。结论悬吊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 黄丽钦马坤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悬吊训练康复治疗
- 基于肌骨超声评价电针对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究基于肌骨超声评价电针对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康复宣教、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动关节活动度(TAM)、功能独立性评估(FIM)评分及肌腱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腱粘连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AM、FI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A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肌骨超声评价电针对手部肌腱修复术后患者重度粘连情况疗效确切,且可明显改善患者活动功能,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病情好转。
- 黄丽钦马坤
- 关键词:手部肌腱损伤康复宣教物理因子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