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峰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缺血
  • 2篇救治
  • 1篇动功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通胶囊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外伤
  • 1篇血性
  • 1篇运动功能恢复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碳酸锂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机构

  • 4篇三门峡市中心...

作者

  • 4篇徐晓峰
  • 1篇王辉宇
  • 1篇马战友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ACI伴心肌缺血疗效及对神经功能、Q-T离散度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心肌缺血疗效及对神经功能、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进入我院治疗的12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仅采用西药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脑心通胶囊,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后神经功能评分及心电图中QT离散度相关指标(QTd、QTed)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及QT离散度均有明显降低(P <0.05),且联合治疗组上述结果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辅助西药治疗ACI伴心肌缺血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神经功能活动,改善治疗效果。
徐晓峰王辉宇贺志建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心肌缺血神经功能QT离散度
碳酸锂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碳酸锂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筛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碳酸锂)和安慰剂组(给予淀粉片)。采用mNIHSS和Fugl-Meyer量表中手部评估量表(hFMA)对卒中后功能障碍的改善(与基础值的差值)进行评估,并观察治疗30d后手部运动hFMA评分改善25%的患者百分比。结果干预治疗30d后,实验组皮质区卒中患者的mNIHSS和hFMA评分改善的幅度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且手部运动功能hFMA评分改善≥25%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耐受性较好,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低剂量碳酸锂早期治疗可改善皮质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且安全有效。
马战友徐晓峰
关键词:碳酸锂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运动功能恢复
120急救转运系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120急救转运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入院方式作为依据,将自行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120急救转运系统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再灌注时间、心脏超声随访指标。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球囊扩张时间短于120 min的患者构成比为30%(15/50),低于对照组的46%(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86,P<0.05);观察组患者FMC至球囊扩张时间为(92.25±1.5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5.63±73.15)min,住院时间为(7.15±0.25)d,短于对照组的(10.25±1.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26、9.6326,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与左心射血分数(LVEF)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LVEF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57,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120急救转运系统的应用价值理想,值得推广。
徐晓峰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对胸部外伤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救治效果探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LC-CPR)对胸部外伤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胸部外伤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外按压心肺复苏(STD-CPR)进行救治,观察组采用ALC-CPR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CPR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分析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ROSC率、24 h存活率及存活出院率差异。结果:CPR后30 min,两组患者SaO_(2)、PaO_(2)、pH值较CPR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观察组患者ROSC时间短于对照组,ROSC率、24 h存活率及存活出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C-CPR对胸部外伤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救治效果明显优于STD-CPR,可更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适宜于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徐晓峰
关键词:胸部外伤救治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