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进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复发疝中的应用37例分析
- 2016年
- 目的 对后进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在复发疝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4例复发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采用后进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复发疝患者采用后进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马克强高军林李连生王晓任国亮东贤进
- 关键词:疝修补术后进路复发疝
-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联合糖类抗原199在胆囊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在胆囊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20年2月手术治疗278例胆囊癌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前SII、CA199及肿瘤病理特征等临床资料。随访1~60个月,根据末次随访时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42例和死亡组236例。分析术前SII联合CA199预测胆囊癌患者死亡的效能,以及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SII联合CA199预测胆囊癌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高于SII或CA199单独预测(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姑息手术、SII>635.38、CA199>116.25 U/ml、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是胆囊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SII高表达组(>635.38)和CA199高表达组(>116.25 U/ml)的5年生存率分别低于SII低表达组和CA199低表达组(P<0.05)。结论术前SII、CA199升高是胆囊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用于患者死亡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任国亮李连生苏伟丰帆
- 关键词:胆囊肿瘤糖类抗原199预后
- 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后肝功能及营养指标变化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术后肝功能及营养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104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MWA组(n=52)和手术组(n=52),分析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MW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手术组的78.85(P<0.05)。术后MWA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低于手术组(P<0.05),TP、Alb、PA、Hb水平均高于手术组(P<0.05);MW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低于手术组的15.38%(P<0.05);MWA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手术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MWA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临床疗效确切,可保护肝功能,降低营养不良风险,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 任国亮李连生苏伟丰帆
- 关键词:泡型肝包虫病微波消融肝功能营养指标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研究对胆管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甲组(50例)和乙组(50例);甲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乙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结束后,乙组患者的白介素(IL-6)、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甲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相比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方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手术在胆管结石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和效果更为显著,在改善患者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 任国亮
-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管结石临床疗效
-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保留子宫圆韧带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术中保留子宫圆韧带在成年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随机对照回顾性研究,选择2015年9月到2019年3月在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和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诊治的腹股沟疝成年女性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留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都行TEP术式,对照组术中不保留子宫圆韧带,保留组术中保留子宫圆韧带,记录与随访2组预后情况。结果保留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术后12、24、36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相比,术后7 d时2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更低,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水平更高(P<0.05)。结论在成年女性中应用腹腔镜TEP中保留子宫圆韧带并不增加手术难度,且能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血清AMH水平与提高CTRP12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 陈亮张升敏马克强王晓龙曹洪涛邹来宾嵇腾飞罗玉媚由田任国亮
- 关键词:腹股沟成年女性子宫圆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