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娜
- 作品数:8 被引量:132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观察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TKA的24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且在术后3个月评估所有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老年TKA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TKA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老年TKA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价值。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F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44例老年TKA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中身体锻炼依从评分为(13.27±3.09)分、主动寻求锻炼依从评分为(6.88±2.04)分、锻炼监督依从评分为(6.12±1.81)分;康复训练依从性总分为15~32(23.27±6.94)分。女性、年龄≥80岁、合并疾病>2种、初中文化程度、无配偶、独居、月收入<500元、有慢性疼痛的老年TKA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总分显著低于男性、年龄<80岁、合并疾病≤2种或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配偶、与配偶或子女同住或其他、月收入≥500元、无慢性疼痛的老年TK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女性(OR=3.544,95%CI 1.036~12.123)、年龄≥80岁(OR=1.052,95%CI 1.024~1.081)、合并疾病>2种(OR=4.418,95%CI 1.274~15.321)、初中文化程度(OR=4.274,95%CI 1.542~11.846)、无配偶(OR=3.245,95%CI 1.244~8.465)、独居(OR=1.226,95%CI 1.105~1.360)、月收入<500元(OR=2.429,95%CI 1.442~4.092)、有慢性疼痛(OR=2.015,95%CI 1.009~4.024)为影响老年TKA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经ROC分析证实,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老年TKA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标准误为0.014,95%CI为0.907~0.961,最佳截断点为35.499,灵敏度为0.925,特异度为0.890。结论 老年TKA术后康复训
- 梁玉李艳芳乔娜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依从性慢性疼痛
- 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0
- 2017年
- 目的 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功能训练,每天训练1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进行检测。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VFSS评分[(8.92±0.95)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36±1.6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3.57±0.48)L]、FEV1[(2.83±0.49)L/s]及PEF[(5.36±1.04)L/s]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肺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章志超周芳乔娜肖府庭熊键马艳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疗效
- 食物性状改良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观察食物性状改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对照组在研究期间摄入常规性状食物,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饮食调整策略对其食物性状进行改良。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比2组患者误吸人数、食物剩余量、继发肺部感染以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误吸人数(5例)、食物剩余量[(4.6±3.3)ml]、继发肺部感染人数(2例)及吞咽功能[功能性吞咽困难量表(FDS)评分为(35.2±2.9)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通过对食物性状进行改良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改善吞咽功能,该干预策略值得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 周芳马艳李洁乔娜周秀朱元宵肖府庭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误吸
- 肌内效贴配合局部理疗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方法:Bell麻痹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2组均采用超短波及超声波等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扎术治疗。治疗前后运用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法、瞬目反射及面神经传导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2组患侧瞬目反射R1,R2潜伏时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内效贴疗法联合物理因子治疗Bell麻痹可增加疗效,加速面神经恢复,缩短治愈时间,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马艳李进华乔娜孙瑞
- 关键词:物理因子
- 食物性状改良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
- 目的 观察食物性状改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 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
- 周芳马艳李洁乔娜周秀朱元宵肖府庭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误吸
- 肌内效贴布贴扎联合穴位按摩对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贴扎联合穴位按摩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及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及阿森斯失眠量表评估患者颈性眩晕临床症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临床症状评分、SF-36及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80.0%,P<0.05)。结论:肌内效贴布贴扎联合穴位按摩对颈性眩晕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乔娜马艳李洁孙瑞熊键
- 关键词:颈椎病眩晕穴位按摩
- 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及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分析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低频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 w内进食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1 d、第4周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与搏动指数(PI);比较两组治疗1~4 w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噎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呛咳、口鼻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观察组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m较对照组快,PI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肿胀、嗜睡、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频rTMS治疗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能有效保障患者进食安全,更利于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且治疗安全性高,可与吞咽功能训练、NMES联合应用。
- 周芳马艳孙瑞李洁乔娜周秀朱元宵肖府庭王小云
- 关键词:脑梗死吞咽障碍
- 呼吸肌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PSF)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PSF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人选标准的PS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呼吸肌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治疗后),采用36项简明健康问卷调查(SF-36)量表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F-36量表的各维度评分以及FM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量表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八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各维度评分l(39.20±7.31)、(55.65±16.12)、(63.12±10.23)、(40.97±18.26)、(58.32±7.58)、(67.82±12.23)、(68.35±19.81)和(54.99±8.53)分]提高较对照组[(35.02±6.23)、(50.32±15.03)、(60.79±14.13)、(36.75±15.74)、(51.O1±6.67)、(61.32±11.31)、(63.36±20.15)和(49.65±10.39)]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上肢为(35.5±3.0)分)、下肢为(26.8±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肢为(30.7±2.5)分)、下肢为(22.5±1.7)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掌意义(P〈0.01)。结论呼吸肌训练联合音乐疗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PSF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
- 马艳熊键孙瑞乔娜李进华郑洋周芳
- 关键词:呼吸肌训练音乐疗法脑卒中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