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敏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成像
  • 1篇对比噪声比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信噪比
  • 1篇腰椎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动脉
  • 1篇肾炎
  • 1篇双能量
  • 1篇体积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气管
  • 1篇自动测量
  • 1篇伪影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颜敏
  • 5篇梅习龙
  • 5篇蒋博
  • 4篇邓凯
  • 3篇孙剑宁
  • 3篇司徒卫军
  • 3篇杨海涛
  • 2篇胡跃群
  • 1篇陈进伟
  • 1篇刘军
  • 1篇李芬
  • 1篇晏薇
  • 1篇黄艳芳

传媒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第3代双源CT卷积核的选择对肺磨玻璃结节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CT卷积核的合理选择在横断面重建图像中对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显示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肺部CT扫描发现肺GGN并手术证实为早期腺癌的患者52例,对其肺部CT数据进行卷积核Bl57,Br54,Br49的3组重建。以GGN处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作为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主观图像质量由2名放射科医生从总体图像质量、噪声、病变轮廓3个方面进行双盲评分。结果:重建卷积核Br49(SNR:11.36±5.39,CNR:7.19±4.29),Br54(SNR:8.30±3.35,CNR:5.09±2.86)图像的SNR和CNR明显高于重建卷积核Bl57图像(SNR:4.18±2.10,CNR:3.25±1.78;多重比较均P<0.01)。GGN处SD重建卷积核Br49为61.80±20.17,Br54为80.45±20.31,均明显低于重建卷积核Bl57(137.92±31.11,均P<0.01)。总体图像质量方面,重建卷积核Br54评分5.0(4.5,5.0),高于重建卷积核Br49评分3.0(3.0,4.0),Br49评分高于Bl57评分3.0(3.0,3.5)(均P<0.05);病灶轮廓方面,重建卷积核Br54评分5.0(4.0,5.0),高于重建卷积核Br49评分4.0(4.0,5.0),Br49图像评分高于Bl57评分3.0(3.0,3.0)(均P<0.05);图像噪声方面,卷积核Br49评分3.0(3.0,3.0),低于重建卷积核Br54评分4.0(4.0,4.0),Br54评分低于Bl57评分5.0(5.0,5.0)(均P<0.05)。结论:CT卷积核的合理选择对GGN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使用Br54作为肺GGN重建卷积核,这将为医生找寻、诊断GGN提供帮助。
梅习龙吴雄蒋博邓凯颜敏胡跃群
关键词:卷积核信噪比对比噪声比
syngo.via VB20A在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自动测量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比A、B两种测量方法,探讨syngo.via VB20A肝分析流程在肝硬化患者肝体积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脏CT增强扫描并要求测量肝脏体积的患者49例,由两位熟练的后处理技师分别使用VOL手动容积测量(A组)以及肝分析流程自动法(B组)测量肝脏体积,记录测量肝脏体积的大小与时间,并使用SPSS 22.0进行均值统计、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技师1测量时间B组较A组缩短[(97.14±147.08)s vs(582.33±147.00)s,P<0.01],技师2测量时间B组较A组缩短[(106.04±146.66)s vs.(479.53±171.15)s,P<0.01],技师1使用A、B两方法测得肝脏体积分别为[(1148.93±282.21)ml vs(1137.43±283.45)ml,P=0.08],技师2使用A、B两方法测得肝脏体积分别为[(1150.05±285.78)ml vs(1139.00±277.78)ml,P=0.06].A、B两方法所测体积一致性分别为0.931(技师1)、0.928(技师2),P值均小于0.01,两位技师之间所测体积相关性分别为0.975(A方法)、0.997(B方法),P值均小于0.01。结论syngo.viaVB20肝分析流程自动测量法在肝硬化肝体积测量应用中,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提供了与传统方法接近的准确度。
颜敏司徒卫军蒋博邓凯杨海涛梅习龙
关键词:肝脏体积自动测量
基于“区域生长”的后处理技术在支气管动脉CT成像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基于"区域生长"的后处理技术,探索流程更简单、图像显示更优的支气管动脉成像方案。方法共26例患者采用优化的支气管动脉CTA大螺距扫描方案,由两位CT技师分别使用方法A(区域生长+常规方法)和方法B(常规方法)进行CT后处理,后处理时间记录在软件上,然后由两名诊断人员进行分型、评分。结果CT技师1后处理时间A组较B组缩短[(673.04±152.42)s vs.(837.73±154.92)s,P<0.01],CT技师2后处理时间A组较B组缩短[(726.85±148.37)s vs.(813.77±143.99)s,P=0.04]。A组总体质量主观评分4(3~4)较B组3(2-3)高(Z=-7.04,P<0.01);A组VR轮廓主观评分3(3~4)较B组2(2~3)高(Z=-5.94,P<0.01);A组分支显示主观评分2(1~3)较B组1(1~2)高(Z=-3.49,P<0.01);其中A组2例、B组9例支气管动脉开口显示不清(χ^2=5.65,P=0.04)。结论基于"区域生长"的后处理技术使得支气管动脉CTA的后处理时间缩短,检出率提高,VR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蒋博梅习龙刘军孙剑宁司徒卫军黄艳芳颜敏吴雄
关键词:后处理
第3代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去除腰椎金属内固定伪影的效果评估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评估双源CT虚拟单能量成像对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腰椎金属伪影的去除效果.方法:对40例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使用Force双源CT行双能量扫描复查,并将图像进行标准线性融合(M_0.6)、FAST DE、虚拟单能量图像重建6组(虚拟能级为40~190 keV,间隔为30 keV)共8组.分别对8组图像的主观质量按照4分法评分.使用Friedman(M)检验评价8组图像的主观质量评分之间差异;用Kappa检验评价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客观评分为有、无伪影层面腰大肌CT值,并对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30 keV及160 keV图像主观评分明显优于其他组重建图像(P<0.01),其中130 keV图像评分均值显著高于160 keV图像(P<0.01);130 keV图像中腰大肌CT值,在有、无伪影层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可以减少腰椎内固定金属伪影,得到高质量的重建图像,最佳成像条件为130 keV单能量重建.
邓凯杨海涛吴雄蒋博孙剑宁颜敏梅习龙
关键词:双能量金属内固定伪影
第三代双源CT前门控序列扫描模式对复杂性先心病临床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前门控序列扫描模式对复杂性先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为复杂性先心病并手术的患者43例,以此结果为参考金标准对比术前心脏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成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2种方法的检出率及总体诊断效能。结果:43例病例手术后共发现187处畸形,双源CT成像检出155处,超声心动图检出153处,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总检出率分别为82.89%和8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786);其中心脏血管连接处畸形部分: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5,P=0.148);心内畸形部分: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检出率分别为62.35%和8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0,P=0.006);心脏周围血管畸形部分: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检出率分别100%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01)。第三代双源CT成像组总体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精度、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8.05%、96.43%、96.64%、99.69%、80.75%,超声心动图组分别为99.35%、96.52%、96.90%、99.90%、81.28%。结论:双源CT成像相比超声心动图对于复杂性先心病心脏周围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双源CT成像与超声心动图对病变总体检出没有统计学差异。
吴雄胡跃群梅习龙蒋博邓凯司徒卫军孙剑宁杨海涛颜敏
关键词: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较常见的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往往不良反应较多。免疫吸附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净化新技术,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对重症狼疮及狼疮肾炎的治疗具有很多优势。但免疫吸附仍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晏薇颜敏李芬陈进伟
关键词:免疫吸附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