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琳

作品数:2 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生物多样性研...
  • 1篇物种
  • 1篇物种鉴定
  • 1篇分类学
  • 1篇DNA条形码

机构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江苏第二师范...

作者

  • 2篇徐海根
  • 2篇刘燕
  • 2篇吴琳
  • 2篇陈炼
  • 1篇丁晖
  • 1篇吴军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环境DNA metabarcoding及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9
2016年
环境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是指利用环境样本(如土壤、水、粪便等)中分离的DNA进行高通量的多个物种(或高级分类单元)鉴定的方法。近年来,该方法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逐渐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研究、水生生物监测、珍稀濒危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检测等生态学领域。介绍环境DNA metabarcoding的含义和研究方法;重点介绍环境DNA metabarcoding在物种监测、生物多样性研究和食性分析等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总结环境DNA metabarcoding应用于生态学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
陈炼吴琳刘燕徐海根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DNA条形码及其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DNA条形码是利用生物体内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定的技术。自2003年DNA条形码相关概念提出以来广受关注,国内外相继开展了DNA条形码及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为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DNA条形码技术弥补了传统分类学的不足,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介绍了DNA条形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国内外DNA条形码技术与信息系统建设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DNA条形码技术在物种鉴定、濒危物种保护、隐存种发现、生物多样性评估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最后结合DNA条形码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其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陈炼吴琳王启菲吴军刘燕丁晖徐海根
关键词:DNA条形码生物多样性分类学物种鉴定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