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高新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2篇心脏
  • 2篇主动脉
  • 2篇左室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夹层动脉...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心病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病
  • 1篇心脏病
  • 1篇胸主动脉
  • 1篇胸主动脉瘤
  • 1篇序贯式

机构

  • 7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王华
  • 4篇李晓涛
  • 1篇罗宏伟
  • 1篇金磊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二尖瓣置换术中后瓣完全保留或部分保留对左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比二尖瓣置换术中后瓣完全保留或部分保留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保留后瓣的有50例,记为甲组;部分保留后瓣的有40例,记为乙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左室形态学指标和左室收缩功能。结果手术后,两组的LVEDD、LVESD、LVPWT及LVL均减小,且甲组明显小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LVEF和LVFS均升高,且甲组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二尖瓣置换术中后瓣部分保留,后瓣完全保留在改善患者左室形态与收缩功能上具有明显优势。
李晓涛雷军荣陈卫国王华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左室功能
药物涂层球囊联合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处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联合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ELA)处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LE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CB组、DCB+ELA组,每组各42例。DCB组行DCB治疗,DCB+ELA组应用ELA联合DCB治疗,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结果:与术前(T0时点)比较,术后6个月(T1时点)时两组患者踝肱指数(ABI)及靶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均有提高,且DCB+ELA组患者T1时点ABI及MLD均高于DCB组,而T1时点DCB+ELA组患者靶血管晚期管腔丢失(LLL)低于DC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患者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无截肢生存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ELA组再狭窄率为7.14%,低于DCB组的26.19%(P<0.05)。结论:DCB联合ELA处理LEASO可获确切临床效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预后良好。
张超冯建宇王华樊朋程张延军曹敏赵亮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老年心脏瓣膜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均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80~134 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90.2±36.2)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2.6~71.0 h,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25.7±15.2)h;主动脉阻断时间38~126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51.5±25.4)min;术后住院时间(14.5±3.7)d。术后1例死亡,死于心律失常突发心室颤动;6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Ⅱ级,均未出现血栓形成、心内膜炎、瓣膜钙化衰败等并发症。含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为(13.1±3.2)h,明显长于含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8.2±2.4)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黄小伟王华杨光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老年患者
Konno术和改良Konno术在治疗严重左室流出道狭窄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Konno术和改良Konno术在治疗严重左室流出道狭窄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严重主动脉瓣下狭窄患者采用Konno术疏通左室流出道,并扩大主动脉瓣环及主动脉前壁,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采用改良Konno术,进行左室流出道疏通。结果:手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除。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均未见室水平残余分流,左室流出道血流通畅,跨瓣压差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心功能NYHA等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3~20个月无晚期死亡,无再次手术。结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主动脉瓣下狭窄只有在传统术式不能足够扩大主动脉根部时,Konno术可有效扩大主动脉瓣环。对内科治疗无效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改良Konno术可有效疏通左室流出道,改善心功能,提高远期疗效,不失为最佳选择。
李晓涛孙国成雷军荣王华陈卫国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室性流出道阻塞
大隐静脉顺行序贯式吻合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SVG)顺行序贯式吻合技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非体外循环下行SVG顺行序贯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3.5年,平均(2.1±1.5)年,密切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SVG双支桥48例,三支桥20例,四支桥10例,吻合口共196个。术后测定近段血流流速(37.14±11.78)m L/min,搏动指数(PI)值(3.00±1.25)。术后出现2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迟发性心脏压塞,除1例因序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均痊愈。术后复查,SVG桥的通畅率为100%。结论:SVG顺行序贯吻合能尽快恢复心脏供血,术后通畅率高,在医生严格掌握手术技巧的前提下,可安全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黄小伟杨光武小刚王华金磊
关键词:冠心病大隐静脉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腔内介入手术在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患者应用腔内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41例,开放性手术)和介入组(61例,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愈率,并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介入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胸主动脉瘤治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介入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胸腔介入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的效果优于开放手术,且胸腔介入手术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并节省住院费用。
王华雷军荣王昆李晓涛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主动脉瘤介入手术
Kay成形与三尖瓣成形环治疗治疗三尖瓣返流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Kay成形与三尖瓣成形环治疗治疗三尖瓣返流的临床效果,为三尖瓣返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10例合并有三尖瓣返流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Kay成形术,观察组患者给予Carpentier环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三尖瓣返流程度、心脏超声学指标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心功能分级以及三尖瓣返流程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在RV、RA、TRA、肺动脉收缩压以及LVEF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V、RA、TRA、Tei指数以及肺动脉收缩压均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pentier环成形术可以更好的改善三尖瓣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加固瓣环,对三尖瓣返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雷军荣李晓涛韦晨龙刘锋锋王华周金亮罗宏伟
关键词:三尖瓣返流风湿性心脏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