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雨

作品数:38 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噬菌体
  • 7篇菌体
  • 7篇
  • 5篇养殖
  • 5篇生物防治
  • 5篇微生物防治
  • 5篇物防
  • 5篇弧菌
  • 4篇有机碳
  • 4篇生物碳
  • 4篇球藻
  • 4篇微生物
  • 4篇微藻
  • 3篇养殖动物
  • 3篇溶解有机碳
  • 3篇水产
  • 3篇水产养殖
  • 3篇水产养殖动物
  • 3篇微型生物
  • 3篇玫瑰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厦门大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城...
  • 4篇华侨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南方科技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37篇张永雨
  • 6篇梁彦韬
  • 5篇唐丽丽
  • 4篇焦念志
  • 4篇刘纪化
  • 3篇张继红
  • 3篇杨素萍
  • 2篇高坤山
  • 2篇赵春贵
  • 2篇杨军
  • 2篇汤凯
  • 2篇赵美训
  • 2篇黄小平
  • 2篇张瑶
  • 2篇郑强
  • 1篇叶思源
  • 1篇宋金明
  • 1篇余正
  • 1篇朱建华
  • 1篇李超

传媒

  • 4篇中国科学:地...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马氏副球菌及其在促进聚球藻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马氏副球菌及其在促进聚球藻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筛选出一株马氏副球菌,命名为<i>Paracoccus</i><i>?marcusii</...
张永雨唐丽丽梁彦韬解瑞泽
文献传递
海水养殖践行“海洋负排放”的途径被引量:45
2021年
减排增汇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途径。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渔业生物的碳汇功能也受到关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以非投饵型的贝藻养殖为主,养殖种类丰富、营养层次多样、养殖技术成熟,"海洋负排放"的发展潜力巨大。然而,贝藻类养殖的负排放过程复杂,其负排放的科学原理、过程机制、计量方法及增汇途径等科技问题正在被逐步认知和解决。文章阐释了渔业碳汇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可能影响,提出了拓展养殖空间和提高养殖单产、基于养殖容量管理制度的海水养殖绿色发展、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蓝碳牧业工程、海洋人工上升流增汇工程等践行"海洋负排放"的技术途径和对策建议。
张继红刘纪化张永雨李刚
关键词:海水养殖滤食性贝类
厦门后溪流域沿城乡梯度浮游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7
2012年
为研究城市化对河流浮游细菌的影响,选取厦门后溪流域沿城乡梯度采集样品,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多元统计方法对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DGGE条带数随着采样站点和城市中心距离的减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聚类分析(Cluster)和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将12个站点的浮游细菌群落分为4组,测序结果显示β-变形菌(Betaproteobacteria)是优势类群,占40.0%.统计分析表明,pH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影响后溪浮游细菌群落组成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他们共同解释了47.6%的群落组成变化.总之,沿城乡梯度随着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浮游细菌群落也发生明显转变,表明后溪浮游细菌受到城市化的强烈影响.此外,结果也提示DGGE可以作为监测与评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工具.
刘乐冕杨军余小青余正张永雨田野张冬红
关键词:浮游细菌生物多样性环境因子DGGE
温度对浒苔降解过程中溶解有机物释放及其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2007~2019年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在我国南黄海连续13年大规模暴发,每年上百万吨浒苔来不及打捞而沉降至海底。在浒苔绿潮消亡期,大量来不及打捞的浒苔藻体在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释放丰富的碳、氮等生源要素。本研究探讨了温度对浒苔降解向水体释放溶解有机物(主要包括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有机氮)及其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15℃、20℃和25℃)对0~7 d浒苔降解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的释放有显著影响(P<0.05):20℃条件下,DOC浓度显著高于15℃和25℃条件下,而7~30 d不同温度下水体的DOC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溶解有机氮(DON)而言,温度对0~7 d浒苔释放DON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7~30 d不同温度下,DON浓度呈现显著差异。其中,25℃条件下,DON浓度显著低于15℃和20℃(P<0.05),这主要是由于在实验中后期,微生物将浒苔释放的DON部分转化为无机氮形式,而25℃条件下,微生物丰度较高,进而导致较多的DON发生转化。另外,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EEMs-PARAFAC)对浒苔降解过程中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的组成和荧光特性进行探究,共鉴别出3个荧光组分:类色氨酸组分(C1和C2)和类腐殖质组分(C3)。不同温度下,3个组分的相对含量表明,温度对FDOM的组成并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C2和C3组分的荧光强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这可能由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的分解速率不同所导致。
耿倩倩陈晶李鸿妹杨茹君张永雨
关键词:浒苔降解溶解有机物温度平行因子分析
中国近海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被引量:52
2017年
中国是世界上海水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通过开展近海养殖增加海洋碳汇(亦称蓝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低碳发展的一条新的科学途径.蓝碳是"蓝色粮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提高贝藻等的养殖产量,增加可移出的碳汇,是近海蓝碳开发的一部分.而微型生物蓝碳、溶解有机碳(主要指惰性溶解有机碳)、颗粒碳的沉积等都是养殖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往被遗漏的碳汇部分.从不同角度全面揭示近海养殖环境的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科学评估近海养殖碳汇功能,不仅可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并可能在未来碳市场中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张永雨张继红张继红梁彦韬李刚陈晓陈晓赵鹏蒋增杰刘晓勇刘纪化
关键词:微型生物
化合物3,3’,5,5’-四溴-2,2’-联苯二酚在抑藻和除藻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化合物3,3’,5,5’‑四溴‑2,2’‑联苯二酚在抑藻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杀藻谱实验证明,该化合物对于伪矮海链藻、牟氏角毛藻、微小原甲藻、强壮前沟藻、微拟球藻、原绿球藻、盐生杜氏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亚...
张永雨解瑞泽李德海孙春晓
一种原位环境下噬菌体富集与分离培养装置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原位环境下噬菌体富集与分离培养装置,包括上部的过滤模块和下部的噬菌体收集器;上部过滤模块主要是采用切向流过滤与垂直过滤相结合的原理,将细胞直径大于0.22微米的细菌、原生动物、微藻、...
张永雨史桐妹王增猛赵久龙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被引量:29
2017年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蓝色碳汇,简称"蓝碳",即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蓝碳最初认识的形式是可见的海岸带植物固碳.其实之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看不见的微型生物(浮游植物、细菌、古菌、病毒、原生动物)占海洋生物量9 0%以上,是蓝碳的主要贡献者.中国陆架边缘海占国土总面积的1/3,碳汇潜力巨大,亟待研发.本文以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为主线,论述了近海生态系统结构与碳循环功能特征、碳汇形成过程与机理,并结合近海碳汇在沉积记录中的地史过程演变探讨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可能影响,展望了碳汇工程在增加近海海洋储碳能力方面的应用前景.
张瑶赵美训崔球樊炜齐家国陈鹰张永雨高坤山樊景凤汪光义严重玲卢豪良罗亚威张子莲郑强肖伟焦念志
关键词:微型生物气候变化
两株海洋玫瑰杆菌与其噬菌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海洋噬菌体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丰度最高的一种生物类群,它在控制原核生物的死亡率,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微食物网过程以及参与海洋中碳、氮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噬菌体感染对细菌的生理生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
张永雨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大型海藻藻源溶解有机碳中的稳定组分鉴定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海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海藻藻源溶解有机碳中的稳定组分鉴定方法及应用,所述大型海藻藻源溶解有机碳中的稳定组分鉴定方法包括:进行大型海藻藻源DOC的活性与惰性评估;进行藻源DOC的荧光组分鉴定;进行藻源DOC...
李鸿妹梁彦韬焦念志张永雨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