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AA入路治疗PIPKIN Ⅱ型股骨头骨折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创DAA(直接前侧入路)治疗PIPKINⅡ型股骨头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经DAA入路治疗PIPKINⅡ型股骨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交通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2例,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评估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Thompson-Epstein临床评价结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切口长度(10.3±1.3)cm,手术时间(67±11)min,术中出血量(71±15)mL。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根据Thompson-Epstein临床评价标准:优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10。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短期神经支配区麻木2例。结论DAA入路对软组织干扰小,易于显露与操作,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岀血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PIPKINⅡ型股骨头骨折的较好选择。
- 李豪吴震宇王大麟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锁定型动力髋螺钉固定技术的疗效对比
- 2016年
-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锁定型动力髋螺钉(DHS)技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4例,行锁定型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三个月髋关节的Harris评分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9个月两次随访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的疗效优于锁定型动力髋螺钉固定。
- 刘思佳李豪
- 关键词: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DHS
- 股骨髁间窝及胫骨平台后倾角的MRI测量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应用MRI检查并结合关节镜,综合研究股骨髁间窝形态、髁间窝宽度、髁间窝宽度指数(NWI)、胫骨平台后倾角等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间关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01—2016-10行MRI检查与关节镜手术的103例ACL损伤,其中56例为关节稳定组(仅有MRI下交叉韧带长T_1、长T_2信号),47例为关节重建组(MRI下交叉韧带长T_1、长T_2信号合并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另选取50名健康者(正常组),观察并记录其髁间窝形态、髁间窝宽度、胫骨平台后倾角,并计算NWI。结果对于A形与U形髁间窝形态,关节稳定组与关节重建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有意义(χ2=21.105,P<0.001);关节稳定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6,P=0.439)。关节稳定组与关节重建组2组髁间窝宽度、NWI、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外侧胫骨平台倾斜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稳定组与正常组比较,关节稳定组髁间窝宽度、NWI均低于正常组,胫骨平台倾斜角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关节重建组与正常组比较,关节重建组髁间窝宽度、NWI均低于正常组,胫骨平台倾斜角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形髁间窝并不是ACL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但髁间窝形态与ACL损伤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A形髁间窝患者ACL损伤程度更重。较低的髁间窝宽度、NWI以及高胫骨平台后倾角均是ACL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 李豪吴震宇王大麟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