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琴 作品数:7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瘢痕部位血管微循环参数联合3D-CPA、MRI在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评估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观察子宫疤痕处妊娠(CSP)患者瘢痕处血管微循环参数与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3D-CPA)、磁共振成像(MRI)参数值,分析瘢痕部位血管微循环参数与3D-CPA、MRI联合用于CSP患者的早期检出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早期检出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CSP孕妇,纳入观察组,采集同时期内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档产检的50例剖宫产再妊娠且排除瘢痕妊娠的孕妇资料并将其纳入对照组,纳入对象均开展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与MRI检查,对比两组孕妇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与MRI检查的参数值,分析瘢痕部位血管参数联合MRI在瘢痕妊娠的早期评估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瘢痕部位血管参数中VI、FI、VFI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MRI参数中瘢痕厚度值较高,剩余肌层厚度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囊邻近正常肌层厚度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管瘢痕处参数(VI、FI、VFI值)及MRI参数(瘢痕厚度、剩余肌层厚度)值预测子宫瘢痕妊娠的AUC均>0.70,预测价值均较理想,尤以联合预测AUC最大,预测价值最高。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妊娠早期通过及时开展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联合MRI检查,观察瘢痕处血管微循环参数值、瘢痕厚度及剩余肌层厚度,可有效提高瘢痕妊娠的早期检出率,对指导临床进一步干预提供影像学参考。 康燕 李秀琴 侯亚 李娜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 磁共振 剖宫产 MRI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评估价值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诊断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疑似CSP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超声(TVS)及MRI检查。统计本组病理评估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VS及MRI诊断效能,比较不同MRI分型瘢痕妊娠与子宫壁受侵程度、孕囊体积与术中出血量的关系。结果(1)病理检查证实,本组89例疑似CSP患者中,CSP患者76例,其余13例为宫内早孕;(2)MRI诊断效能与诊断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TVS诊断效能与诊断金标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瘢痕妊娠不同MRI类型与子宫壁受侵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充满型及部分充填型瘢痕妊娠子宫壁受侵程度主要以粘连为主,掩盖型瘢痕妊娠子宫壁受侵程度主要以穿透为主;(4)不同MRI分型患者孕囊体积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部分充填型患者孕囊体积大于充满型、术中出血量多于充满型,掩盖型患者孕囊体积大于部分充填型、术中出血量多于部分充填型(P<0.05)。结论MRI检查在CSP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临床医生可根据MRI分型情况作为制定、调整干预方案的参考依据。 李秀琴 李娜 康燕 董智力 宋永祯关键词:MRI 剖宫产瘢痕妊娠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复方丹参片预防产后血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复方丹参片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在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深静脉管腔内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腘静脉、股静脉及胫后静脉的血管内径均明显缩小,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产妇腘静脉、股静脉及胫后静脉的血管内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深静脉血管内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TT、APTT、PLT均无显著变化,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FIB在治疗后明显降低,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FIB水平(P〈O.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复方丹参片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其效果显著。 董智力 李娜 王同娜 南燕燕 李秀琴关键词:肝素 垂体后叶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为阴道分娩。观察组采用垂体后叶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对照组予催产素。测量两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情况,记录产后2h、24h出血量,统计产后出血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观察组血压无明显变化,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血压上升(P<0.05);产后出血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均自行好转,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垂体后叶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可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董智力 柳伟伟 王同娜 李秀琴关键词:垂体后叶素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产后出血 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在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 2025年 探讨分析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在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100例瘢痕妊娠产妇,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其中A组以一般方法治疗,B组接受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并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表现。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β-HCG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热、腹痛、臀部疼痛)也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在瘢痕妊娠产妇中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产妇的康复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李秀琴关键词:瘢痕妊娠 术后恢复 孕期血脂水平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子代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孕期血脂水平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子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于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档、待产至分娩的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其孕早期(孕10~12周)、孕晚期(孕36~37周)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追踪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按是否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孕期母体血脂水平,并按血脂水平分组,比较不同血脂水平孕妇新生儿状况及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随访至新生儿出生3个月,测定子代出生4周、12周血糖、血脂水平。结果孕早期、孕晚期孕妇HDL-C、ApoA、Apo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孕妇TC、TG、LDL-C均上升,与孕早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孕妇围产期发生并发症32例(16.00%),并发症孕妇TC、TG、LDL-C、ApoA均高于无并发症孕妇(P<0.05);妊娠期并发症组血脂异常检出率(78.13%)高于无并发症组(11.31%)(P<0.05);血脂异常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巨大儿发生率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新生儿出生4周、12周TC、TG水平均高于血脂正常组新生儿(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高血脂可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及巨大儿发生风险,导致子代血脂代谢异常。 南燕燕 李娜 李岩 王同娜 李秀琴关键词:妊娠期并发症 血脂 血清MIC-1、PAPP-A、β-HCG水平联合经阴道超声对早期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联合经阴道超声对早期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瘢痕妊娠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血清MIC-1、PAPP-A、β-HCG检测,比较血清指标、经阴道超声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对早期瘢痕妊娠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MIC-1、PAPP-A、β-HCG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附件区包块大小、盆腔积液深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指标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预测早期瘢痕妊娠的价值优于单独检测。结论血清MIC-1、PAPP-A、β-HCG水平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瘢痕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李娜 李秀琴 董智力 宋永祯关键词: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经阴道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