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急性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水平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血功能
  • 1篇血小板
  • 1篇血性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扩大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脑出血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胆固醇
  • 1篇溶栓
  • 1篇伤患者
  • 1篇神经外科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王玉
  • 4篇赵性泉
  • 2篇周建新
  • 2篇吴建维
  • 2篇史中华
  • 1篇李虓
  • 1篇牛松涛
  • 1篇王文娟
  • 1篇陈胜云
  • 1篇宋蓓
  • 1篇张国军
  • 1篇张丽敏
  • 1篇王安心
  • 1篇徐明
  • 1篇陆菁菁
  • 1篇吕虹
  • 1篇赵运转
  • 1篇郝京京
  • 1篇陈晗
  • 1篇王玉姝

传媒

  • 3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周围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不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水平与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年6月-2011年6月年龄≥40岁、既往无心脑血管病史的社区人群,收集人口学信息、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生化相关检查等资料。PAD定义为踝臂指数<0.9;non-HDL-C水平分为:正常<4.1 mmol/L,边缘升高4.1~4.9 mmol/L,升高≥4.9 mmol/L;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on-HDL-C水平与PAD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132例受试者,平均年龄55.13±11.80岁,男性3214例(60.07%),平均non-HDL-C水平为3.42±1.00 mmol/L,其中PAD患病率为3.39%(174/5132)。PAD受试者non-HDL-C水平高于无PAD受试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1±1.03 mmol/L vs 3.42±1.00 mmol/L,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边缘升高(OR 1.23,95%CI 0.78~1.93,P>0.05)和升高non-HDL-C水平(OR 1.24,95%CI 0.60~2.55,P>0.05)与PAD患病风险无关。结论本研究中未发现non-HDL-C与PAD的相关性。
牛松涛王安心吴建维吴建维王玉
关键词:周围动脉疾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万古霉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一项针对处方剂量的回顾性调查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调查万古霉素用于治疗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处方剂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术后应用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信息,筛选出CNS感染患者,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将日剂量2g或30~60mg/kg定义为用药剂量达标,分析实际用药情况与指南规范之间的差距。结果共有5816例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总计46787日次。其中神经外科术后CNS感染患者1198例(占20.6%),用药总日次14083日次(占30.1%),中位用药日次9日次,中位用药剂量26.0mg/kg;男性占50.8%,中位年龄42.0岁,中位体质量68.0kg。万古霉素最常用的处方剂量是1.0g、12h1次,用药6957日次,占49.4%;日剂量达标率为60.3%。目标性用药患者355例,经验性用药患者843例;目标性用药组患者年龄高于经验性用药组〔岁:44.0(32.5,54.0)比41.0(31.0,52.0),P<0.05〕,用药日次明显多于经验性用药〔日次:11(6,17)比9(6,12),P<0.01〕,但是两组日剂量无明显差异〔mg/kg:25.4(20.0,30.3)比26.1(20.9,31.0),g:1.80(1.50,2.00)比1.85(1.50,2.00),均P>0.05〕,且日剂量均未达标。16.3%(195/1198)的患者存在多疗程用药情况,且各疗程间首疗程用药情况无差异。全组患者临床病死率为1.5%(18/1198),死亡组目标性用药、多疗程用药患者比例较存活组高,用药日次多〔目标性用药:72.2%(13/18)比29.0%(342/1180),>1个疗程的患者比例:83.3%(15/18)比15.3%(180/1180),总日次:29.0(17.8,45.0)比9.0(6.0,14.0),首疗程日次:11.5(7.5,21.5)比8.0(6.0,12.0),均P<0.05〕。结论用万古霉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CNS感染的实际临床应用情况欠规范,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宣教,提高对指南的依从性。
郝京京史中华陈晗王玉王玉姝徐明周建新
关键词:万古霉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外科手术处方剂量
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出凝血变化规律的探讨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前后凝血及血小板指标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探讨与病情转归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并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54例,检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的凝血及血小板指标,包括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原(PL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vWF:A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vWF:A)、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Ⅹ,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及静脉溶栓24 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凝血及血小板指标的变化;轻型卒中(NIHSS评分≤5分)和重型卒中(NIHSS评分≥6分)2组患者溶栓前各项指标变化;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升高组及降低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溶栓后24 h跟溶栓前相比,PT、APTT、MPV增高,FIB、PLG、vWF:Ag、vWF:A、凝血因子Ⅷ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卒中和轻型卒中2组患者相比,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 h时NIHSS评分升高组和NIHSS评分降低组相比,PLG明显降低,vWF:Ag、vWF: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24 h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功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均有较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以上指标进行观察能辅助预后和评估出血转化,对指导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赵晖王玉吕虹张丽敏李虓宋蓓赵运转刘扬张国军赵性泉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凝血功能血小板
阿帕替尼导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被引量:3
2018年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6岁,主因“头痛伴间断性抽搐6d”以症状性癫痫于2016年8月26日收入血管神经病学病区。患者于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继而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角向右歪斜,持续5min后症状缓解,予镇静对症治疗,期间抽搐发作6次。后患者无抽搐发作,但头痛持续不缓解,遂收入院治疗。
王玉吴建维赵性泉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原发性脑出血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UHG)与急性原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扩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发病6 h内就诊的ICH患者。患者完成基线及(24±2)h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记录临床信息及结局信息。UHG定义为基线血肿体积除以发病至头CT扫描时间。血肿扩大定义为发病24 h血肿体积较基线血肿体积增加>33%或者>6 ml。90 d及1年预后不良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HG与血肿扩大及ICH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148例发病6h内到院的ICH患者。所有ICH患者的UHG为5.3(2.3,12.9)ml/h。UHG在完成头CT较早(P<0.001)、血肿扩大(P=0.019)、90 d预后不良(P<0.001)及1年预后不良(P<0.001)的患者中数值较大。UHG>4.7 ml/h是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7.5,95%可信区间为1.44~21.23(P=0.025)。其预测1年不良预后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65.1%,阳性预测率为68.4%,阴性预测率为58%。结论 UHG是ICH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文娟陆菁菁陈胜云张佳王玉王玉赵性泉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预后
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小潮气量通气的回顾性观察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重症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的小潮气量(V_T)设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综合和神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脑损伤且机械通气时间>24 h的患者。通过电子病历和电子护理单系统采集人口学和疾病相关资料,以及每日8:00及19:00两个时间点的机械通气相关参数,包括机械通气模式、呼吸机参数、临近时间的动脉血气分析。根据预计体重计算V_T,通过时间加权方法求得每例患者在整个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平均V_T。结果纳入185例患者共采集到2082个时间点的数据。中位V_T为7.9(7.0,9.1)ml/kg。V_T≥8 ml/kg的时间点为1027,占49.3%。容量目标模式的V_T明显低于压力目标模式,分别为7.3(6.8,8.4)ml/kg和8.2(7.0,9.7)ml/kg(Z=-10.098,P<0.001)。时间加权平均V_T为8
王玉陈静然王玉妹王玉妹史中华
关键词:脑损伤潮气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