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盼盼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垃圾
  • 2篇冷凝
  • 2篇VOF模型
  • 2篇餐厨垃圾
  • 2篇值模拟
  • 1篇多孔纤维
  • 1篇厌氧
  • 1篇厌氧发酵
  • 1篇液滴
  • 1篇预处理
  • 1篇蒸汽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渗滤液处理
  • 1篇渗滤液处理技...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两相流
  • 1篇冷凝换热

机构

  • 6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清元景和...

作者

  • 6篇李盼盼
  • 4篇陈振乾
  • 1篇余冉
  • 1篇曾苏

传媒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与发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单个液滴在静止蒸汽中铺展过程及传热模拟
采用商用软件FLUENT模拟了单个液滴在静止蒸汽中的铺展过程及传热特性.在模拟过程中分别考虑了初始液滴半径不同、有无体积力、改变重力以及是否考虑表面张力对液滴生长速率、最终铺展面积、换热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初始...
陈振乾李盼盼
关键词:传热特性
重力对R134a在矩形小通道内冷凝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重力对小通道冷凝过程的影响,采用VOF模型对制冷剂R134a在水平放置的边长1 mm方形截面小通道内的冷凝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过程考虑重力、表面张力和界面剪切力的综合作用,表面张力采用CSF模型.结果表明:重力对矩形小通道冷凝换热的影响不明显,蒸气在通道横截面上呈近似圆形分布;通道较短时重力对液膜的汇聚作用不明显,达到一定长度后重力作用凸显.研究结果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的蒸发与冷凝科学实验研究项目冷凝空间实验方案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盼盼陈振乾
关键词:冷凝数值模拟VOF模型
基于固液分离预处理的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被引量:11
2022年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所获餐厨垃圾浆料的半连续式厌氧发酵效果,评价该类餐厨垃圾的产甲烷资源化潜能.结果表明,固液油三相分离预处理后的液相餐厨垃圾作为进料较固液混合相餐厨垃圾在厌氧发酵时具有更高的VS去除率,实际产甲烷潜能和甲烷转化率,分别为91.2%,531.5mLCH4/gVS和54.3%,表明液相餐厨垃圾半连续中温湿式厌氧发酵具有良好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效能.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影响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系统的微生物群落演替,氨氮浓度是导致古菌群落转移和丰度变化的关键因素.液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时是以氢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culleus为主,而在固液混合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时则以耐高浓度氨氮的Methanosarcina多功能产甲烷菌为主.
张靖雪李盼盼于洋曾苏余冉杨广平
关键词:餐厨垃圾厌氧发酵预处理微生物群落
正方形小通道内的冷凝换热数值模拟
2016年
采用VOF模型对制冷剂R134a在水平放置的边长为1 mm、长度50 mm正方形小通道内的凝结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入口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和冷量施加方式对小通道内冷凝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凝液最先出现在通道拐角处,随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逐渐布满整个通道截面;沿程换热系数在入口处较大,然后沿流向急剧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在恒定热流密度条件下,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气液界面的剪切力逐渐增加,冷凝液膜随之变薄,从而导致换热系数变大;当入口质量流速恒定时,热流密度的改变对冷凝换热系数影响不明显;冷量均衡施加于通道边界比集中施加于某一边界液膜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冷凝换热.
李盼盼陈振乾
关键词:两相流冷凝换热数值模拟VOF模型
餐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与展望被引量:6
2020年
随着餐厨垃圾不断得到合理的处置,对餐厨垃圾渗沥液也提出了较高的处理要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成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本文综述了餐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并比较了生物法、物化法、土地法等方法的优缺点。
常红晨曾文超龚习炜李盼盼李根灿
关键词:餐厨垃圾渗滤液
超声波强化多孔纤维干燥过程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探究超声波场对多孔纤维干燥过程热湿迁移的影响,对有无超声波作用下多孔纤维的干燥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超声波作用时,多孔纤维干燥包括恒速和降速两个阶段,且其转化临界点在干基含湿率为0.5左右;施加超声波场之后,干燥过程只有降速阶段,且随着功率的增加超声波的强化作用逐渐增强,功率和干燥速率呈现非线性关系;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含湿量降低,超声波的强化作用逐渐削弱;为了减少能耗当干基含湿率降低至0.5时即可终止干燥。
李盼盼陈振乾
关键词:超声波多孔纤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