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作品数:12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唐山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0年 探讨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67例CRI患者,病例选取起始时间为2019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将患者信息输入Excel表格后根据序号奇偶数进行分组,奇数列为参照组,共33例,偶数列为护理组,共34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以统计学对患者护理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两组护理指标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王晶 苗海荣 苗海霞 刘跃欣关键词:护理指标 护理满意度 人粘蛋白16在炎性乳腺癌中表达水平及其对癌细胞转移活性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人粘蛋白16(MUC16)在炎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对癌细胞转移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唐山市人民医院自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3例炎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分析MUC16的表达;将炎性乳腺癌SUM149细胞分入4组,分别记为si NC组、si MUC16组、JAK2/STAT3抑制剂组、JAK2/STAT3激动剂组,将si NC组、si MUC16组的SUM149细胞转染入si NC和si MUC16质粒,JAK2/STAT3抑制剂组、JAK2/STAT3激动剂组的SUM149细胞使用JAK2/STAT3通路抑制剂SC99、JAK2/STAT3激动剂Colivelin处理;通过MTT实验分析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率;通过Transwell分析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分析MUC16、JAK2/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将炎性乳腺癌SUM149细胞再次分入4组,分别转染JAK2野生型(WT)、JAK2突变型(MUT)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及MUC16 NC、MUC16 mimic质粒,分别记为JAK2 WT+MUC16 NC组、JAK2 WT+MUC16 mimic组、JAK2 MUT+MUC16 mimic组、JAK2 MUT+MUC16 NC组;通过Startbase网站预测MUC16与JAK2启动子的结合区域;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UC16与JAK2的靶向调节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JAK2/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UC16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si NC组比较,si MUC16组和JAK2/STAT3抑制剂组的SUM149细胞在475 nm处的吸光度降低,侵袭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JAK2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JAK2/STAT3激动剂组的SUM149细胞在475 nm处的吸光度升高,侵袭能力升高,凋亡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AK2转录起始位点中存在MUC16的结合序列。与JAK2 WT+MUC16 NC组比较,JAK2 WT+MUC16 mimic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升高(P<0.05)。与MUC16 NC转染比较,MUC16 mimic转染的JAK2 mRNA、STAT3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MUC16在炎性乳腺癌中高表达,抑制MUC16表达后,炎性乳腺癌SUM149细胞的增殖、侵袭 张海萍 周琪 牛风玲 王晶 金志明关键词:炎性乳腺癌 JAK2 STAT3 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90颗患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46颗患牙)和治疗组(41例,44颗患牙)。对照组使用米诺环素软膏进行封闭治疗,米诺环素软膏注入注射针后,将针尖接近根尖孔,将药物注满根管内,待注满溢出后使用氧化锌丁香油黏固粉封闭,每周1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齿痛消炎灵颗粒,10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患牙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渗出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OHIP-14)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OHIP-14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渗出液IL-10、IL-1β、IL-3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渗出液IL-10、IL-1β、IL-3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米诺环素软膏能提高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减轻患者的牙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安全性良好。 苗海霞 张宏伟 王晶关键词:米诺环素软膏 慢性根尖周炎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2023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保乳切除术的1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70例患者按7∶3分为模型组(119例)和验证组(51例)。根据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将模型组患者进一步分为损伤组(89例)和无损伤组(30例)。比较损伤组和无损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有糖尿病史,肿瘤T分期为T 2期,三阴性乳腺癌,放疗形式为序贯瘤床电子线补量放疗,以及较高的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血红蛋白(Hb)水平是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这些指标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模型组,该模型预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95%CI:0.890~0.974),灵敏度为97.14%,特异度为86.24%;对于验证组,该模型预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风险的AUC为0.926(95%CI:0.880~0.966),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90.40%。结论BMI、糖尿病史、肿瘤T分期、三阴性乳腺癌、放疗形式、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及Hb水平均是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建廷 邵瑞雨 王晶 李娜 熊伟 王晓红关键词:乳腺癌 保乳术 大分割放疗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对比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CALND)、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MALND)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84例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CALND组(42例)和MALND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MALND组和CALND组均观察至术后6个月。比较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应激指标、炎症指标、上肢活动度、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与CALND组比较,MALND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更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33、19.215、25.361、4.715、9.146,P<0.05)。两组术后12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术前比较,升高,MALND组低于CAL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5、4.150、4.539、3.857,P<0.05)。MALND组和CALND组术后5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细胞粘附分子⁃1(ICAM⁃1)水平与术前比较,降低,MALND组低于CAL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4、13.886、7.484、2.678,P<0.05)。MALND组和CALND组术后6个月上肢活动度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降低,MALND组高于于CAL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42、6.084、5.815、6.504、8.325、10.230,P<0.05)。MALND组术后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与CALND组比较,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126,P<0.05),观察期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346,P>0.05)。结论与CALND联合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相比,采用MALND联合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情况,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对上肢活动度的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孙丽 岂怀华 王晶 张楠关键词:乳腔镜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安全性及改善生活质量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NSM)的肿瘤学安全性及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9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腔镜辅助NSM观察组192例,同期行开放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RM)对照组103例,分析患者预后和生存情况,并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复发转移29例,死亡11例,3、5年及总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5.0%、84%、84.9%,3、5年及总生存率(OS)分别98.3%、93.3%、94.3%;对照组复发转移12例,死亡5例,3、5年及总DFS分别为95.8%、93.2%、88.3%,3、5年及总OS分别为98.6%、93.2%、95.1%;两组DFS、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心理状况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况:18.800±4.383 vs 19.200±4.088,P=0.437;社会家庭状况:21.110±1.807 vs 20.640±1.862,P=0.034;情感状况:19.580±2.950 vs 17.350±2.367,P<0.001;功能状况:21.570±2.418 vs 20.89±2.191,P=0.018;附加关注:25.580±2.123 vs 21.900±2.286,P<0.001)。[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腔镜辅助NSM可保证肿瘤学安全性,并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孙丽 张瑾瑾 岂怀华 张景华 曹钢 王晶 张楠 赵亚婷关键词: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腔镜 安全性 生活质量 大分割放射治疗不同瘤床补量技术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性损伤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大分割放射治疗中瘤床同步补量与序贯瘤床补量两种技术发生急性和(或)晚期乳房相关放射性损伤、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的差异性,以提高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行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109例女性患者,根据瘤床补量技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行瘤床同步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对照组行全乳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序贯瘤床电子线补量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治疗结束2年后皮肤及皮下组织放射性损伤、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和2年后美容效果以及近期疗效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放射治疗后109例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为≤1级(占91.7%),放射治疗结束2年后皮肤及皮下组织放射性损伤主要为≤1级(占86.2%),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和2年后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7.2%(95/109)和90.8%(99/109),2年局部肿瘤控制率、无疾病生存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2年后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放射性损伤、放射治疗结束1个月和2年后美容效果及近期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8%(1/56),明显低于对照组[15.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7,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较好,应用瘤床同步补量技术更能够降低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可优先选择该方式治疗。 王建廷 邵瑞雨 王晶 李娜 熊伟 王晓红关键词:乳腺癌 保乳术 丹参及其提取物治疗口腔恶性肿瘤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3年 丹参的主要提取物包括丹参酮、丹酚酸、隐丹参酮、丹参素等,其中丹参酮ⅡA可抑制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进程,以阻止肿瘤细胞增殖;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可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serine threonine kinase, PI3K/Akt)信号通路传导,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凋亡;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可通过下调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有助于降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鼻咽癌的炎症状态,以促使细胞凋亡;丹酚酸B能通过抑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serine threonine kinas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Akt-mTOR)信号通路传导,促使口腔白斑癌变线粒体凋亡和肿瘤细胞凋亡;丹参提取物能激活并提高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活性,促使口腔癌耐药细胞凋亡;隐丹参酮可通过抑制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JAK/STAT3)信号通路的信号传导,促使舌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凋亡;丹酚酸A和丹参素可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的表达,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丹酚酸B能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和微血管密度水平,抑制口腔癌血管的形成。本文旨在探讨丹参及其提取物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药理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苗海霞 张宏伟 王晶关键词:丹参 提取物 药理机制 隐丹参酮 丹参素 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年 在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疾病治疗期间,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探析优质护理在该疾病抗感染中的有效性。方法:优质护理在降低口腔颌面部感染时有辅助效果,为分析其护理效果特对10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实施分析,通过分组具体探究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分两组探究,实施两种护理模式总结护理结果,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组给予的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因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观察组护理模式可更好稳定患者不良情绪,其各评分更低;两组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并发症例数为16例,对照组4例,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此护理模式更为满意,P<0.05。结论: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王晶 苗海荣 苗海霞 刘跃欣 张宏伟关键词:并发症发生率 目标性监测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分析及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实施目标性监测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CVC?RI)的效果,研究综合性医院与妇幼专科医院CVC?RI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差异,分析主要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医院、乐亭县妇幼保健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共685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2014年行目标性监测前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差异;对疑似感染患者取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013年5家医院CVC?RI感染率为18.75%(60/320),2014年为11.51%(42/365),实施目标性监测前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9, P<0.05);综合性医院 CVC?RI 感染率为15.52%(81/522),妇幼专科医院为12.88%(2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CVC?RI患者中,91例检出病原菌共105株,革兰阳性球菌占51.43%(54/105),革兰阴性杆菌占40.95%(43/105),真菌占7.62%(8/105),综合性医院与妇幼专科医院在病原菌构成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奎努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完全敏感,对利福平敏感性较好,对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高度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好,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结论坚持实施目标性监测有助于减少CVC?RI的发生,分离病原菌多重耐药,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杜学娜 张岩 董爱英 苗海霞 王晶关键词:目标性监测 耐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