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 作品数:42 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胆管巨大结石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胆管结石的治疗由最初的外科手术治疗,已逐渐被内镜技术所取代,ERCP成为治疗胆管结石的首要治疗方式。然而,由于胆管巨大结石的特殊性,传统的内镜或外科手术无法一次性对胆管巨大结石进行处理,笔者总结了胆管巨大结石治疗的各种处理方式,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思路。
- 王博方汪学艳冯泽东白琪马延龄王丹刘小龙李汛陈昊
- 关键词:胆结石外科手术
- 持留菌形成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持留菌在细菌群体中可耐受致死剂量药物及其他压力环境而存活的细菌亚群,普遍存在于细菌各个种类,甚至部分真核生物亦发现持留菌,是未发生遗传突变且不会被抗菌药物杀伤的特殊表型变异细胞,有学者认为是细菌的一种适应及进化形式。持留菌通过复杂的休眠机制来抵抗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其脱离休眠状态后又会重新生长增殖的特性导致临床多种感染性疾病治疗失败或迁延复发,以及增强遗传耐药变异的发展,这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带来巨大挑战,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从持留菌特性、持留机制及临床治疗上进行综述,为临床研究持留菌提供思考和帮助。
- 刘小龙杨万霞马延龄王丹陈昊
- DWI对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anaplastic ependymoma)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MRI影像征象的差异,并探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与25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术前MR平扫、增强扫描以及DW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对其MRI影像征象进行对比分析,并测量两组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25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在DWI上19例呈高或稍高信号,6例呈等低信号,ADC均值为(0.83±0.06)×10^(-3) mm^2/s;18例间变性室管膜瘤在DWI上14例呈高或稍高信号,4例呈等低信号,ADC均值为(1.15±0.12)×10^(-3) mm^2/s,高于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3,P<0.001)。以ADC值0.96×10^(-3) mm^2/s作为两者的诊断阈值时,ROC曲线下的面积等于0.92±0.04,95%可信区间为0.84~1.00,灵敏度90%,特异度95%,准确度率90%。结论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MRI征象存在一定差异,ADC值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张国晋马莉王丹张文娟周俊林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弥散磁共振成像
- 双肝移植后移植物萎缩的动物实验探究
- 2020年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临床双肝移植后移植物萎缩的现象。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8只,8~10周龄,体质量230~250 g,术前禁食12 h。12只SD大鼠作为供体,6只作为受体。建立大鼠双肝移植模型,通过磁共振检查观测受体大鼠术后移植物体积变化。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受体大鼠左、右侧移植物体积和重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移植肝叶均为双右上叶。供肝重量和受体大鼠肝重量分别为(4.30±0.06)和(9.4±0.2)g,移植物与受体大鼠体质量、肝重量比分别为1.79%~1.88%、45.7%~46.8%。手术时间(70±4)min,冷缺血时间(30.0±1.5)min,热缺血时间(12.0±1.5)min,无肝期(20.0±2.5)min。6只受体大鼠双肝移植后1 d行磁共振检查,两侧移植物体积相同;术后15 d行磁共振检查,有3只发生单侧移植物萎缩。结论大鼠双肝移植后部分受体一侧移植物会发生萎缩。
- 王丹陈亚惊张凡马延龄刘小龙王博方汪学艳高磊陈昊
- 关键词:体积
- 小鼠肝移植后早期体内变化的基因芯片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9年
- 肝移植对多种终末期肝脏疾病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移植后小鼠受体肝脏发生变化的生物学过程,为早期的移植变化提供生物信息学基础.一、材料与方法材料生物信息学数据来源于NCBI的基因表达数据库,序列为GSE89340,基于平台GPL4134,种属为小鼠[1].肝移植以BR雄性小鼠为供体,D2雄性小鼠为受体,采用袖带技术进行原位肝移植,完成6只肝移植小鼠(小鼠来自日本静冈动物实验中心,动物饲养实验操作均符合动物伦理原则,许可号:2002-003),3只正常小鼠作为对照,取移植后5 d[1]标本提取RNA进行芯片分析.
- 王丹马延龄刘小龙陈昊
- 关键词:基因芯片移植后鼠肝原位肝移植雄性小鼠
- 能谱CT鉴别诊断囊性肾癌和复杂性肾囊肿
- 黄晓宇王丹
- 关键词:能谱CT囊性肾癌
- 胃肠道扩张小鼠模型的建立
- 2019年
- 胃肠道扩张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具有多种病因。小鼠-γ疱疹病毒-68(MHV-68)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啮齿动物病原体。本研究通过MHV-68感染干扰素7受体缺陷(INFγR^-/-)小鼠建立胃肠道扩张模型。
- 马延龄王丹刘小龙汪学艳王博方冯泽东陈昊
- 关键词:疱疹病毒胃肠道啮齿动物小鼠模型病原体病症
- 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影像征象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对比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cystic oligodendroglioma,COD)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差异,以对二者做出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COD患者与9例PXA患者的术前MRI平扫、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的影像资料,对其12项MRI征象及年龄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 15例COD与9例PXA相比,肿瘤大小(t=4.824,P<0.01)、肿瘤形态(χ~2=13.211,P<0.01)、肿瘤实性结节的位置(χ~2=13.211,P<0.01)、实性结节强化的均匀性(χ~2=9.802,P<0.01)、囊壁的强化程度(χ~2=10.959,P<0.01)这5项影像学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位置(χ~2=3.8 9 8,P>0.0 5)、与软脑膜的关系(χ~2=0.059,P>0.05)、实性结节T2WI信号(χ~2=0.336,P>0.05)、实性结节DWI信号(χ~2=0.059,P>0.05)、囊壁光整性(χ~2=0.320,P>0.05)、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χ~2=0.800,P>0.05)、瘤周水肿程度(χ~2=0.572,P>0.05)这7项影像学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17,P>0.05)。结论颅内COD与PXA在肿瘤大小、肿瘤形态、实性结节的位置及强化的均匀性、囊壁强化程度这5项MRI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影像学依据,肿瘤好发位置及好发年龄亦可作为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 王丹张国晋张文娟张巧莹周俊林闫俊
- 关键词:少突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
- 能谱CT成像对侵袭性胸腺瘤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侵袭性胸腺瘤和纵隔淋巴瘤均为前纵隔常见肿瘤,两者临床表现相似,临床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且影像学鉴别困难。本研究拟评价能谱CT成像对侵袭性胸腺瘤与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侵袭性胸腺瘤和10例纵隔淋巴瘤患者,术前均行平扫和双期能谱CT增强扫描,应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不同单能量下的CT值和碘(水)浓度,并定性分析其形态学表现。结果侵袭性胸腺瘤动脉期和静脉期40~80 keV单能量CT值及碘浓度均高于淋巴瘤,水浓度低于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静脉期碘浓度9.11(100μg/cm^3)为阈值,诊断侵袭性胸腺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达100%。侵袭性胸腺瘤多呈明显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囊变坏死、钙化常见,邻近淋巴结肿大少见,容易浸润纵隔血管间隙,增强扫描表现为中度-显著强化。纵隔淋巴瘤多呈多个结节融合状,病变密度不均匀,囊变坏死多见,但钙化少见,多伴有邻近淋巴结肿大,邻近血管常呈推压移位,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除两者囊变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谱CT成像对侵袭性胸腺瘤和纵隔淋巴瘤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 韩引萍张玉婷王丹张学凌周俊林
- 关键词:胸腺瘤淋巴瘤纵隔肿瘤
- 胆管囊肿分型及诊治策略
- 2020年
- 胆管囊肿是一种由不同部位胆道扩张引起的疾病,既可在婴幼儿时期发病,也可发生于成年期。亚洲人最常见,尤其是女性多见,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1]。其具体病因不明,胰胆管异常联合(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 union,APBDU)可能是胆管囊肿形成原因之一[2-3]。K-ras基因和p53基因的异常可能是胆管囊肿癌变的分子机制之一[4-7]。由于胆管囊肿可能合并较多并发症,且有恶变潜能,因此必须早诊断、早治疗。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胡继科马延龄王丹刘小龙赵成基李崇辉陈昊
- 关键词:胆管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