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 作品数:8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黄转绿”问题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启动实施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内支农强度的大幅提高,尤其是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条件的变化以及农业谈判过程中对农业补贴问题的争论,以"黄箱"补贴为主的支农政策结构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黄转绿"补贴政策改革是在WTO农业规则约束下的一个调整方向。本文结合当前农业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黄转绿"政策调整的对策建议。
- 胡月田志宏
-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
- 关键无机磷转运系统在非终端分化类菌体中的功能研究
- 根瘤菌可以与豆科植物建立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来实现生物固氮。根瘤菌通过植物制造的侵染线进入并定殖根瘤/茎瘤,在根瘤/茎瘤中根瘤菌发育并分化成为可以固氮的类菌体。豆科植物根瘤中氮的固定涉及植物和类菌体之间复杂的营养交换。从最...
- 胡月
- 关键词:无机磷酸盐
- 文献传递
- 如何实现乡村的振兴?——基于美国乡村发展政策演变的经验借鉴被引量:67
- 2019年
- 美国推进乡村发展的过程历经了80多年时间,可以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在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美国政府的政策工具和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从1936年施行《农村电气化法》开始,美国政府以促进乡村发展为目标,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关注农业生产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乡村贫困问题,再到培育乡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美国乡村发展政策的演变过程中,政府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通过农业立法、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和借助社会资本的方式,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落实。对中国来说,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与美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情况相近,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可以吸取美国乡村发展政策演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阶段、有侧重地实施战略内容,以立法为保障、以市场为基准,加快建立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鼓励产业延伸和创新,逐步推进新乡村、新乡风和新乡貌形成。
- 胡月田志宏
- 关键词:农业立法
- 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与地区差异——基于2012—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被引量:8
- 2019年
- 基于2012-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算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考察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来源的地区差异非常突出,其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最为明显。农业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率不是影响农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中国四大地区农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优势的促进作用明显;在东北地区,农业政策的支持水平对企业"走出去"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非常突出;在中部地区,产业规模优势有利于提高各省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西部地区,企业遵循着"先出口、后投资"的发展路径,出口规模对农业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
- 胡月田志宏
- 关键词:影响因素生产率
- 我国肉类价格的动态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为探究我国肉类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本研究选取肉类月度价格指标,在明确识别序列时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时序动态模型对不同肉类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肉类价格关联性强,不同产品市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整个肉类市场中,猪肉与其他肉类价格的关联最为紧密。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充分考虑肉类价格之间的关联效应,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
- 胡月田志宏陈红华
- 关键词:肉类价格
- 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政策演变及体系结构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对外农业投资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多个方面的重视,政府出台的多种投资政策直接影响着对外农业投资的方向与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阶段性特征和政策体系结构,旨在为对外农业投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政策体系构建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表明,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政策已经形成了以投资管理政策和外汇管理政策为基础,多种支持政策配套的体系结构;政策目标在关注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基础上,开始转向对外投资行为的可持续发展;在现行对外农业投资政策中,还缺乏对中国农业特殊性的考虑,针对农业领域的专门政策不足。本文最后就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政策调整提出了建议。
- 胡月马志刚王琦田志宏
- 关键词:对外投资政策
- 世界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动态变化及收敛性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贸易条件体现了一国对外贸易交换的利益关系,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化不仅关系到本国农业贸易利益的多少,更关系着农业生产者福利和农业产业发展前景。本文使用UN-Comtrade数据库1996-2017年的农产品进出口数据,测算和分析了世界55个样本国的农产品贸易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动态变化和收敛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2017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条件表现出了严峻的恶化趋势,贸易条件均值低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条件整体上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占据主要地位。从收敛情况看,样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各国农产品贸易条件在自身的稳态水平收敛;发展中国家的收敛速度快于发达国家,表现出明显的"追赶"态势。通过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国际比较,本文探讨了全球农业贸易体系的国际分工问题。
- 胡月田志宏
-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贸易条件收敛性
-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农业投资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一带一路"区域是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较为集中的区域。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全国范围内(不包括西藏、青海、香港、澳门和台湾)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农业投资数据分析,得出投资地域广,产业结构完整;企业投资集中,平均投资规模偏小;新建企业较多,投资效果有待提升;投资主体分布不均,地缘性投资明显;各线发展不均,区域优势显著;种植业地位重要,投资前景广阔等6大基本特征,并探讨优化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农业投资的路径。
- 刘志颐王琦马志刚何君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