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建良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腺癌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病理
  • 1篇凋亡
  • 1篇依西美坦
  • 1篇增殖
  • 1篇人乳
  • 1篇人乳腺癌
  • 1篇人乳腺癌组织
  • 1篇乳腺癌组织
  • 1篇桥本甲状腺炎
  • 1篇转移性乳腺
  • 1篇转移性乳腺癌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细胞增殖与凋...
  • 1篇腺癌组织
  • 1篇临床病理参数

机构

  • 2篇昆山市第一人...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昆山市第三人...

作者

  • 4篇袁建良
  • 2篇胡永伟
  • 2篇丁厚中
  • 1篇曹方
  • 1篇张华
  • 1篇杨晓晨

传媒

  • 2篇交通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Bcl-3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Bcl-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Bcl-3蛋白表达,并分析癌组织中Bcl-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阴性对照组(转染对照si RNA)和Bcl-3 si RNA组(转染Bcl-3 si RNA)。转染48 h后,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Bcl-3表达;MTT、平板克隆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凋亡。结果:Bcl-3蛋白在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和51.3%。乳腺癌组织中Bcl-3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Her-2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雌、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Bcl-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cl-3 si RNA组(P均<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Bcl-3 si RNA组细胞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P均<0.01)。结论:Bcl-3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沉默后起抑癌作用,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率降低、凋亡率增高。
袁建良胡永伟丁厚中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凋亡
DR-NM23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DR-NM23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82例乳腺癌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DR-NM2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再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认。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分析DR-NM23在25例新鲜冰冻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与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82例乳腺癌组织免疫组化显示DR-NM23蛋白在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 61%和85. 37%。乳腺癌组织中DR-NM23蛋白与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TNM分期及雌激素受体表达呈负相关(P <0. 05)。此外,DR-NM23蛋白与年龄、肿瘤大小、PR受体、Her-2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 0. 05)。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DR-NM23在癌组织中的平均相对表达量(0. 135 4±0. 024),癌旁组织相对表达量(0. 710 6±0. 091),癌组织中DR-NM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P <0. 001)。结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R-NM2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且其与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TNM分期及雌激素受体表达呈负相关,提示其在乳癌进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探索乳癌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袁建良蒋晓波曹方丁厚中胡永伟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WESTERNBLOT检测
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期指导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99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组与单纯甲状腺癌组在发病年龄、性别、超声特征(肿物数目、边界、有无钙化)、甲状腺功能(术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病理结果(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99例甲状腺癌患者中,39例(39.4%)合并桥本甲状腺炎。TC合并HT组肿瘤直径(0.97±0.80)cm小于单纯TC组(1.36±0.95)cm,TC合并HT组淋巴结转移率28.2%低于单纯TC组55.0%,TC合并HT组甲状腺功能指标TPO-Ab/TG-Ab升高率64.1%高于单纯TC组16.7%,TSH异常(升高或降低)率10.3%高于单纯TC组1.7%,TC合并HT组B超图像边界清楚率100.0%高于单纯TC组8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肿物数目、有无钙化、病理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可能具有较好的预后。在临床工作中需结合各项检测技术,提高该类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袁建良杨晓晨
关键词:甲状腺癌桥本甲状腺炎淋巴结转移
戈舍瑞林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采用戈舍瑞林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且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17例,采用戈舍瑞林3.6mg,皮下注射,每28天1次;依西美坦25mg,口服,每日1次。研究终点为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部分缓解(PR)4例(23.5%),稳定(SD)7例(41.2%),SD≥6个月以上6例(35.3%),进展(PD)6例(35.3%)。总有效率(ORR)23.5%,临床获益率(CB)58.8%,中位PFS 14(4~46)个月。无内脏转移者CB显著高于有内脏转移者(P〈0.05),且PFS较有内脏转移者显著延长(P=0.037)。不良反应主要为骨密度降低和潮热。结论:戈舍瑞林联合阿依西美坦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的方案。
袁建良张华
关键词:乳腺癌绝经前期戈舍瑞林依西美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