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球蛋白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感染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球蛋白
  • 3篇补体
  • 2篇免疫球蛋白和...
  • 1篇胆肠
  • 1篇胆肠内
  • 1篇胆肠内引流
  • 1篇胆肠内引流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蛋白类
  • 1篇休克
  • 1篇血清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预后

机构

  • 6篇杭州市第二人...
  • 1篇杭州医学高等...

作者

  • 6篇李松春
  • 3篇马晓望
  • 2篇王耀东
  • 2篇王毓璈
  • 2篇丁敏
  • 1篇姜启周
  • 1篇应奇才
  • 1篇应奇才
  • 1篇李闽
  • 1篇孙喆

传媒

  • 3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外科感染时补体C_3变化的实验和临床观察
1996年
本文通过化浓性腹膜炎实验动物和11例外科感染病人血中补体C3(简称C3)水平动态监测,并对不同感染时对C3值影响的对比观察表明:局限感染时,血中C3水平可轻度升高(P>0.05);但在严重全身性感染时,血中C3水平反而降低,特别是致死性感染时,血中C3水平呈显著而持续下降(P<0.01)。提示:在外科感染时,可通过血中C3水平的监测,用作感染的发生、病程轻重及其预后判断的临床客观指标。
王毓璈丁敏李闽应奇才马晓望李松春
关键词:外科感染临床病例化脓性腹膜炎重症感染
胆肠内引流术后胆管炎病因探讨(附6例分析)
1990年
胆肠内引流术后部分患者发生上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通常认为系上行性胆管炎之故.因此不少人对有肠内容物返流的胆肠内引流术式持否定态度,而对胆肠Roux-Y及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比较感兴趣,甚至有人延长肠襻或附加“人工乳头”、“肠套迭”等各种抗返流装置,以防返流.然而疗效并不如想像的那样满意.笔者对本院术前诊断为“上行性胆管炎”而再次作胆道手术的6个典型病例进行剖析,将其胆管病理改变及术后康复情况报道如下,以期共同探讨胆肠内引流术后胆管炎的问题.
李松春
关键词:胆肠内引流术胆管炎病因
外科感染疾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的变化被引量:2
1997年
外科感染是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机体对此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主要是体液免疫。而补体C_3和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抗感染反应中不可缺少的介质和效应物,对抵御病原体的侵入有重要作用。因此,掌握C_3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对防治,预测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们测定了21例外科感染患者血清中的IgG、IgA、IgM和补体C3的含量,并对此作一分析。 资料与方法 急性细菌感染患者2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20~26岁。分为局灶性感染组(10例,包括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胆囊炎)和重症感染组(11例,包括脓毒败血症、重症胆管炎和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等伴有中毒性休克的病例)。对两组病例分别在入院当日检查,6例局灶性感染患者在出院前复查1次。检测方法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值(本院建康人体检测定值)对比,并作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结果 入院时IgG、IgA、IgM和C_3含量的测定结果见附表。
马晓望李松春
关键词:外科感染免疫球蛋白补体C3
改良АРАСНЕп评分法在感染性休克预后中的应用
1991年
为了便于估计病情轻重、决定处理方法、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首先必须对严重感染病人进行分级.目前国外常用的感染严重程度分级方法有感染严重度评分、感染评分、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inc health evaluation)
王耀东李松春仲善勋孙喆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评分法预后
外科感染对血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的影响被引量:5
1996年
为观察血中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_3(C_3),在外科感染时变化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对10只弥漫性腹膜炎实验动物模型和21例不同类型外科感染病人,进行血清Ig和C_3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局限感染组病人血清I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_3水平呈轻度增高(P>0.05);重症感染组病人和弥漫性腹膜炎实验动物血清Ig水平虽有增高,但处于低值(P>0.05),而血C_3水平却显著下降(P<0.05),与入院时对照7例治愈重症感染病人血Ig和C_3水平随着感染控制而恢复至高值。结果提示:血清Ig和C_3水平动态监测,可作为外科感染病人病情和预后临床判断指标。
王毓璈丁敏应奇才马晓望李松春
关键词:外科感染免疫球蛋白补体C3
急性脑外伤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变被引量:1
1992年
为了解脑外伤病人的体液免疫动态,我们对35例各类脑外伤病人分别于伤后或术后第24小时,第3,5,7,10和第14天抽外周静脉血行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表明,非手术组伤后各日各类免疫球蛋白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组术后各日IgG血清浓度有显著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术后24小时与术后第10天比较(P<0.05),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0天比较(P<0.01),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4天比较(P<0.05),而IgA、IgM术后各日血清浓度虽可见变化趋势,但统计学处理表明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手术组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下降可能既为严重脑外伤本身所致,也不能排除手术的创伤所引起,减轻脑外伤后的免疫功能损害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姜启周李松春王耀东俞次平
关键词:脑损伤免疫球蛋白类血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