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子昂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钎剂
  • 4篇铝合金
  • 4篇合金
  • 2篇液固
  • 2篇种鉴别
  • 2篇微观形貌
  • 2篇铝合金表面
  • 2篇合金表面
  • 2篇ND
  • 1篇导电
  • 1篇电子封装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析
  • 1篇显微硬度
  • 1篇锌酸盐
  • 1篇铝合金焊缝
  • 1篇铝钎剂
  • 1篇镁铝合金
  • 1篇抗剪
  • 1篇抗剪强度

机构

  • 7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陈翌庆
  • 7篇朱子昂
  • 4篇刘丽华
  • 3篇冯世鹏
  • 2篇李立
  • 1篇胡媛

传媒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 1篇Transa...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l/Cu bimetal in liquid-solid compound casting process被引量:8
2016年
A Ni-P coating was deposited on Cu substrate by electroless plating and the Al/Cu bimetal was produced by solid?liquid compound casting technology. Th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nductivity of Al/Cu joints with different process parameters (bonding temperature and preheating tim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metallics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and the thickness and varie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onding temperature and preheating time. The Ni?P interlayer functioned as a diffusion barrier and protective film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tallics. The shear strength and conductivity of Al/Cu bimetal wer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intermetallics. In particular, the detrimental effect of Al2Cu phase was more obviou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s. The sample preheated at 780 ℃ for 150 s exhibited the maximum shear strength and conductivity of 49.8 MPa and 5.29×10^5 S/cm, respectively.
胡媛陈翌庆李立胡焕冬朱子昂
Nd对Mg/Al-Si液固扩散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力学试验机、显微维氏硬度仪等方法研究了铝钎剂表面处理对润湿性的影响以及当镁合金中含不同含量稀土Nd时在Mg/Al-20wt.%Si双金属液固复合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冯世鹏陈翌庆刘一朱子昂刘丽华
关键词:镁铝合金铝钎剂抗剪强度显微硬度
一种鉴别铝氧化膜被钎剂破坏情况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铝氧化膜被钎剂破坏情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通过钎剂对铝或铝合金样品表面的铝氧化膜进行作用后,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来观察铝或铝合金表面微观形貌的实际变化情况,并对微区导电状态进行测试,来分析铝氧化膜被钎...
刘丽华陈翌庆胡焕冬朱子昂
文献传递
一种鉴别铝氧化膜被钎剂破坏情况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铝氧化膜被钎剂破坏情况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通过钎剂对铝或铝合金样品表面的铝氧化膜进行作用后,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来观察铝或铝合金表面微观形貌的实际变化情况,并对微区导电状态进行测试,来分析铝氧化膜被钎...
刘丽华陈翌庆胡焕冬朱子昂
激光封焊高硅铝合金焊缝组织缺陷及应力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应力分析仪等测试分析手段,对激光封焊盒体(壳体Al-50%Si,盖板Al-27%Si,质量分数)的焊缝组织缺陷及焊后残余应力分布进行试验分析研究。发现激光封焊盒体焊缝中存在气孔、热裂纹等缺陷。气孔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类气孔由于尺寸较小,并不会对盒体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而尺寸较大的第二类气孔虽出现较少,但是对盒体影响较大;此外,焊接热裂纹分布很少且尺寸较小,对盒体影响较小。X射线应力分析结果显示,封焊盒体焊缝中均存在压应力,且残余应力值在(-10)^(-70)MPa之间,最大值出现在盒体四边中点处,并且残余应力最大值约为原材料屈服强度的1/2左右。
刘一陈翌庆周锐朱子昂赵斌
关键词:高硅铝合金激光焊接电子封装
Nd对Mg/Al-20Si液固复合铸造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锌酸盐浸锌工艺、QJ207钎剂处理工艺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处理,发现两种工艺均可以有效去除铝合金表面氧化膜,提高液态镁在固态铝合金表面的润湿性。使用不同含Nd量的镁合金进行镁/铝合金液固复合铸造,并采用SEM、XRD、EPMA、力学试验机、显微硬度仪等方法对焊接界面组织及性能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镁合金中Nd含量的增加,复合界面处开始出现Al-Nd相,其抑制了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且Al-Nd相逐渐由针状Al11Nd3相向块状Al2Nd相转变。当Nd含量为1%时,获得最大剪切强度为22.28 MPa。
冯世鹏陈翌庆刘一朱子昂周锐
关键词:锌酸盐钎剂剪切强度
Si含量对AM60/AlSi液固焊接界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使用钎剂QJ207对固态铝合金表面进行处理,可有效除去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提高Mg-Al液固复合时的润湿性,改善了两者的结合效果。同时改变固态铝基板的Si含量进行Mg-Al液固复合,获得了不同Si含量基板的Mg-Al双金属试样。通过对界面组织进行金相观察,SEM扫描,能谱分析,发现随着Si含量提高,过渡层中形成了Mg_2Si颗粒。当Si含量达到5.5%时Mg_2Si颗粒相互连接形成Mg_2Si层,Mg_2Si层随着Si含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向结合面靠近,当Si含量达到12.5%时,Mg_2Si层下移至焊接结合面,从而有效阻止了Mg-Al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使得合金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胡焕冬陈翌庆朱子昂刘丽华李立冯世鹏
关键词:SI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