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洋
-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颈交感神经节的超声解剖学研究
- 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SGB)始于1930s,超声引导下SGB始于1995年,目前逐渐用于头、颈及上肢由于血管或者交感神经异常引起的疼痛的治疗,探讨使用超声探查颈部交感神经节的可行性,研究颈交感神经节的声像图特征,研究正常...
- 郝云霞崔立刚杨震孙洋王润葛喜凤
- 关键词:颈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声像图特征
- 超声在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在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102例临床拟诊髋关节盂唇撕裂患者的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关节镜手术资料,其中男性42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35.14±9.16)岁(13~60岁),左侧髋关节44例,右侧髋关节58例。以关节镜手术为金标准,评估超声诊断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与MRI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其中91例为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11例髋关节盂唇无撕裂。超声正确诊断69例,包括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60例和髋关节盂唇无撕裂9例;其余33例中,超声误诊2例,漏诊31例;超声评估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65.93%、81.82%、96.77%、22.50%和67.65%。MRI正确诊断77例,包括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70例和髋关节盂唇无撕裂7例;其余的25例中,误诊4例,漏诊21例;MRI评估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6.92%、63.64%、94.59%、25.00%和75.49%。超声检查与MRI检查结果相比,在评估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的准确性上,超声检查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诊断髋关节前上盂唇撕裂的敏感性略低于MRI,但超声检查的特异性高,动态评估是超声检查的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 刘晓东刘晓东崔立刚徐雁孙洋宋琳
- 关键词:超声磁共振关节镜
-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正常人髌腱弹性特征的初步研究
- <正>目的:本文目的主要是使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获得正常人髌腱弹性值,研究不同膝关节屈曲角度、髌腱不同部位以及是否优势腿对于髌腱弹性值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取满足入组标准的80名健康人(年龄范围为18岁~35岁),男性...
- 郝云霞崔立刚孙洋王润
- 关键词:弹性值
- 文献传递
- 超声射频信号定量分析发现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射频信号的多参数定量分析诊断股骨滑车软骨退行性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膝关节镜检查的患者58人60例膝关节,术前采集股骨滑车软骨的射频信号及高频超声灰阶图像,以关节镜为金标准判断滑车软骨是否退变并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提取股骨滑车软骨区域10个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利用常规高频超声灰阶图像进行诊断。结果其中,上边界粗糙度(URI_ant)、上边界反射强度、上边界反射均匀度及上边界和内部回波对比度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应用ROC曲线以URI_ant为8.45为截断值判定软骨退变的AUC最大,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5%和95.0%,常规高频超声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5%和80.0%。结论利用基于超声射频信号的多个参数定量评估股骨滑车软骨的退行性变具有可行性,且优于常规高频灰阶超声。
- 李姗姗王媛媛孙洋何琼杨震罗建文崔立刚
- 关键词:软骨退行性变
- 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及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和超声特点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观察皮肤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及脂溢性角化病(SK)的临床和超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BCC(69处病变)、44例SCC(44处病变)和27例SK(28处病变)患者资料,观察其临床及超声特征。结果 BCC组及SCC组位于曝光部位病变占比高于SK组(P均<0.017)。3组病变最大径、累及深度、累及皮肤层次、病变形态、多发点状高回声、病变基底部边界、后方回声、血流信号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C组病变最大径和累及深度均大于BCC组和SK组(P均<0.017);SK组形态规则病变占比大于SCC组(P<0.017);仅BCC组病变表现为多发点状高回声(P均<0.017);SCC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BCC组(P<0.017);SK组病变多仅累及表皮,且基底部边界多清晰,而BCC组和SCC组病变多浸润至真皮层或皮下组织(P均<0.017),且与BCC组相比,SCC组更易侵犯皮下组织(P<0.017);SK组病变多无血流信号或仅有少量血流信号,而BCC组多为中等血流信号、SCC组多为丰富血流信号(P均<0.017)。结论 皮肤SK可发生于全身多部位,仅累及皮肤表皮层,病变基底光滑,与真皮层分界清晰,内未见或仅见少量血流信号。BCC和SCC好发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均可表现为低回声病变,基底部边界不清,侵及真皮层或皮下组织,BCC内可见多发特征性点状高回声,而SCC体积较大、浸润更深、血流信号更丰富。
- 朱阳春陈文崔立刚孙洋付帅
- 皮肤剪切波弹性测量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孙洋崔立刚罗承成王润郝云霞
- 灰阶超声及弹性成像评估盆腔脂肪增多症的初步研究
- 目的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盆腔成熟脂肪增生,其超声表现报道较少,目前未见使用超声弹性成像对其内脂肪硬度评估的报道。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CT诊断为盆腔脂肪增多症的患者7例,均为男性,平均40.4±6.4岁。纳入...
- 孙洋崔立刚
- 文献传递
- 超声观察颈部交感神经节可行性的初步探究
- <正>目的:探讨使用超声探查颈部交感神经节的可行性,并在成人尸体上进行解剖学及病理学验证。材料与方法:在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上进行超声扫查,使用机器为法国Supersonic Aixplore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
- 郝云霞崔立刚杨震孙洋王润
- 文献传递
- 浅表器官剪切波弹性测量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孙洋崔立刚罗承成王润郝云霞
- 经直肠超声在射精管梗阻性无精症精囊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方南宁葛辉玉洪锴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