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明礼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头花蓼
  • 4篇螺杆菌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苗药
  • 2篇受体
  • 2篇胃炎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幽门螺杆菌相...
  • 1篇幽门螺杆菌相...
  • 1篇生长代谢
  • 1篇通路
  • 1篇凝集素
  • 1篇凝集素受体
  • 1篇黏膜

机构

  • 5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 1篇海南碧凯药业...

作者

  • 5篇莫非
  • 5篇江明礼
  • 4篇张姝
  • 4篇罗昭逊
  • 3篇孙朝琴
  • 3篇赵书琴
  • 3篇何芸
  • 2篇吴琼
  • 2篇李寅
  • 1篇渠巍
  • 1篇任艳君

传媒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结构及生长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国际标准测序株ATCC700392、H.pylori驯化株SS2000及临床常见耐药株均存在较好的抗菌活性。文中观察头花蓼对H.pylori ATCC700392形态结构、生长代谢相关基因hop E、fur、gyr A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头花蓼对H.pylori的抗菌机制。方法将实验所用H.pylori分为对照组(不含头花蓼培养基培养的H.pylori ATCC700392)和实验组(含2 g/L头花蓼培养基中培养的H.pylori ATCC700392)。分别运用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头花蓼处理前后H.pylori形态结构的改变,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头花蓼作用前后H.pylori生长代谢相关基因hop E、fur、gyr A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头花蓼作用后,H.pylori球变能力减弱,菌体表面出现凹陷、打孔、断裂甚至崩解现象,细胞质分布不均匀,细胞内出现高密度物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pylori hop E mRNA及Hop E蛋白均明显升高[(1.000±0.000)vs(4.330±0.450),(1.000±0.000)vs(2.260±0.033),P<0.05],fur、gyr A mRNA表达及Fur、Gyr A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头花蓼可通过减弱H.pylori的球变能力、破坏H.pylori的正常形态结构以及影响H.pylori生长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发挥其抗菌作用。
赵书琴周少法罗昭逊张姝莫非何芸江明礼李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蛋白质类基因表达头花蓼
头花蓼对H.pylori感染大鼠模式识别分子DC-SIGN、TLR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SD大鼠对免疫应答模式识别受体DC-SIGN、TLR4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头花蓼抗H.pylori可能的机制和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及药物空白组,模型组及药物组用1×1011cfu/L H.pylori菌液进行灌胃,空白组和药物空白组用脑心浸液肉汤灌胃,8周后,取大鼠胃黏膜显微镜观察组织学改变,鉴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药物组和药物空白组大鼠取头花蓼灌胃处理,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测定大鼠胃黏膜中DC-SIGN、TLR4蛋白和mRNA表达,观察各组大鼠胃黏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感染H.pylori后,胃黏膜腺体排列不规则,黏膜下层可见血管充血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表明造模成功;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H.pylori上调了TLR4、DC-SIGN的表达(P<0.05),经头花蓼处理后,表达明显下调(P<0.05);TLR4、DC-SIGN主要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胞浆中表达,H.pylori感染大鼠后TLR4、DC-SIGN表达强阳性。结论:H.pylori感染可上调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DC-SIGN、TLR4的表达,头花蓼处理后,其表达水平降低。
任艳君莫非何芸赵书琴江明礼孙朝琴
关键词:C型凝集素受体头花蓼
苗药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大鼠胃黏膜PTEN、PI3K、AK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苗药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AG)SD大鼠胃黏膜组织中PTEN、PI3K和AKT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药物组,模型组和药物组SD大鼠采用H.pylori悉尼驯化株SS2000灌胃构建H.pylori感染慢性胃炎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药物组给予1.58 g/(kg·d)头花蓼生药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末次给药4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胃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提取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蛋白及mRNA,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PTEN、PI3K和AKT蛋白及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SD大鼠胃黏膜呈现慢性炎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头花蓼药物组病理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PTEN蛋白及mRNA表达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AKT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胃黏膜中PTEN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P<0.05),AKT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苗药头花蓼可能通过上调PTEN表达、抑制AKT/PI3K通路活化,从而改善H.pylori引起的胃黏膜炎症。
江明礼莫非渠巍孙朝琴罗昭逊张姝张梦薇吴琼
关键词:苗药头花蓼幽门螺杆菌胃炎
苗药头花蓼对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及omp8、omp32基因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及omp8、omp3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头花蓼抑制H.pylori生长活性的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苗药头花蓼作用前后,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苗药头花蓼作用后omp较对照组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H.pylori在苗药头花蓼作用后其omp8、omp32 mRNA表达量分别较对照组上调2.339倍和2.597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苗药头花蓼通过上调H.pylori外膜蛋白及omp8、omp32 mRNA水平,引起外膜通透性改变,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何芸莫非张姝吴琼赵书琴江明礼罗昭逊张梦微李寅
关键词:头花蓼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
苗药头花蓼对感染幽门螺杆菌胃炎细胞TLRs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苗药头花蓼对感染幽门螺杆菌(H. pylori)胃炎细胞TLR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人永生化胃上皮细胞(GES-1)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药物组,模型组和药物组H. pylori与GES-1细胞以100∶1的比例共培养12 h、空白组给予等量培养基,头花蓼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8 h、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培养基;干预结束后,采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并以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GES-1细胞TLR2、TLR4、TLR5、TLR9及下游信号因子MyD88、TRAF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感染H. pylori后,模型组细胞镜下较空白组偏瘦长、表面粗糙、颗粒物质明显增多、细胞膜表面绒毛减少、伪足多肿胀,药物组细胞大体饱满、杂质颗粒明显减少、细胞膜边缘整齐、结构完整、伪足增多外泌体较少; 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GES-1细胞中TLR2、TLR4、TLR5、TLR9及MyD88、TRAF6 mRNA及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GES-1细胞中TLR2、TLR4、TLR5、TLR9及MyD88、TRAF6mRNA及蛋白下调(P <0. 05)。结论:头花蓼可能通过抑制TLRs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下游炎症因子的激活和释放,改善H. pylori引起的相关炎症反应。
江明礼莫非渠巍孙朝琴罗昭逊张姝吴银杰
关键词:苗药头花蓼胃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