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微血管模式、密度及影像学参数对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模式、密度以及影像学参数与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148例,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CD31、CD105单克隆抗体表达及检测涎腺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比较CT灌注参数、微血管密度(MVD)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CD31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灌注参数BF、BV、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MTT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分析肿瘤各灌注各参数值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F、PS、BV、MTT与MVD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CT灌注参数可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肿瘤血流灌注状态,微血管密度(MVD)、CD105可特异性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的评价中发挥着有积极作用。 王蕊 李立恒 谢丽娟 胥爱文 王钟华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 CD34 CD105 联合手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014年 目前,约40%以上的人群患有错牙合畸形。对于严重的骨性错牙合畸形,需采用正颌外科的方法进行治疗。本文综述了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前术后正畸的目的、治疗原则和治疗过程等。术前术后正畸与正颌外科设计方案应紧密结合,满足外科手术移动颌骨后建立良好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及功能的需要。 王钟华 常新关键词: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术前正畸 个别托盘在KennedyⅠ类患者中的研究应用 2017年 目的探讨研究选择个别托盘在Kennedy Ⅰ类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2014年10月~2016年9月就诊的65例Kennedy 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展开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托盘制作印模,观察组采用个别托盘制作印模。患者佩戴义齿1周后复检,评价患者戴用义齿前后的咀嚼效能和义齿的固位力;1个月后随访患者戴用义齿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戴用义齿前咀嚼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义齿后两组咀嚼效能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咀嚼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固位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语音和舒适度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美观方面两组的满意度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个别托盘对Kennedy Ⅰ类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印模制取,可以加强可摘局部义齿的咀嚼效能和固位力,语音能力恢复良好,舒适度得到保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王钟华 安峰 谢丽娟 汪佳关键词:个别托盘 KENNEDY 咀嚼效能 75例牙周病铒激光治疗效果 2024年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22(IL-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在牙周病中的相关性,以及牙周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5月基础治疗加铒激光治疗的75例患口腔牙周病(研究组)病例及75例基础治疗的牙周病(对照组)病例予以研究,检测组间的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及超基准值(DOB)、血清生化有关指标(IL-22与TNF-α的测定水平)。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BI、PD、AL以及DOB的数值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IL-22与TNF-α检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病Hp感染者的血清IL-22与TNF-α检测水平过高,基础治疗加铒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的基础治疗。 刘振丽 王钟华 杨永超 马赛 胥爱文关键词:牙周病 幽门螺杆菌 铒激光 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和分析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现状以及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该人群龋齿的影响,为开展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抽样方法抽取张家口市12所初中学校,对抽中学校的所有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相关健康行为情况调查,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对初中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龋齿患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202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及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其中男生1123名,女生906名,年龄11~14岁;独生子女1187名,非独生子女842名;父母最高学历是高中及以下1106人,父母最高学历是中专/大专605人,父母最高学历是本科及以上有318人。共检出龋齿学生724例,龋齿患病率为35.68%,龋均为(2.48±0.77)颗,龋齿充填率为15.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用睡前甜点(OR=4.455)、每天进食甜品类食物的频率≥2次(OR=2.347)、刷牙方法不正确(OR=4.754)、有错颌畸形(OR=1.956)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危险因素,每天刷牙≥2次(OR=0.293)、乳牙萌发后有刷牙习惯(OR=0.262)、家长重视(OR=0.384)、对刷牙出血理解正确(OR=0.304)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不良饮食习惯、刷牙习惯、家长重视程度以及牙齿知识了解程度影响了龋齿的发生,需要家长以及社会提高对在校初中生龋齿的关注程度。 王钟华 杨永超 肖金萍关键词:龋齿 口腔健康 青少年 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运用Kaplan-Meier的生存曲线对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年龄、手术切缘是否干净、病理类型、神经是否受侵、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切缘阳性、病理类型为实体型、神经受侵、临床分期属于晚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患者的复发率为34.00%,远处转移率为46.00%,总死亡率为58.00%,肿瘤相关死亡率为48.00%,5年生存率为68.00%,10年生存率为56.00%。结论切缘阳性、病理类型为实体型、神经受侵、临床分期属于晚期作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 王蕊 李立恒 谢丽娟 胥爱文 王钟华 朱晓龙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 预后 独立危险因素 一种手术软组织拉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软组织拉钩,本发明涉及医用拉钩器械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拉钩器钩身,所述拉钩器钩身的前侧设置有拉钩器钩钳,且拉钩器钩身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拉钩器定位支座;所述拉钩器钩身包括有不锈钢杆身。本发明的... 马赛 张璇 何薇薇 王钟华 李超 杨佳硕 安峰 王芹 张旭 胥爱文微血管模式及密度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进展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微血管模式及微血管密度与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49例,利用存档组织蜡块进行CD31、CD105基因免疫组化染色标记微血管密度(MVD)... 王蕊 李立恒 谢丽娟 胥爱文 王钟华 朱晓龙 张凡 安峰 申叶春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 微血管密度 老年根面龋患者病情特征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根面龋患者病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口腔科门诊就医的年龄≥60岁的3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ICDAS-Ⅱ根面龋诊断标准评估老年根面龋患病率,收集老年根面龋疾病特征及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根面龋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探讨老年根面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根面龋发病率为67.71%(251/382),215例根面龋发生排首位的为下颌第一前磨牙,其次为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最少为上颌切牙。其中上颌牙列根面龋最多见的是远中面,下颌牙列根面龋多见于唇颊面。牙龈退缩的平均牙数(24.25±7.09)颗、龋坏根面(1.12±0.25)个、充填根面(2.88±0.47)个、平均缺牙数(6.42±2.10)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333)、男性(OR=1.997)、保留牙数量多(OR=2.557)是老年根面龋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刷牙频率高(OR=0.069)是老年根面龋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根面龋患病率处于高水平,且以下颌第一前磨牙最常见,其中高龄、男性、保留牙数量多是老年根面龋发生的危险因素,刷牙频率高是老年根面龋发生的保护因素。 师凡喆 王钟华 刘振丽 李超关键词:老年 根面龋 影响因素 磨牙 患病率 涎腺腺样囊性癌微血管参数与肿瘤微血管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微血管参数与肿瘤微血管模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SACC组)148例,正常腮腺组织(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ACC组患者的STAT3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0%和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和1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C组患者的STAT3、VEGF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2±0.56)和(1.10±0.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2±0.31)和(0.72±0.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C组患者的STAT3、VEGF蛋白表达(3.23±1.99、2.56±1.86)与对照组(1.96±0.86、1.99±0.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及VEGF在SACC组中不同类型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5);STAT3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差异表达具有相关性(r=0.63,0.85)。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微血管参数STAT3与VEGF与肿瘤微血管模式MVD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调控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血管生成方面,有望作为治疗靶点。 王蕊 李立恒 谢丽娟 胥爱文 王钟华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涎腺腺样囊性癌 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