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婉瑾
- 作品数:40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含麻黄中成药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含麻黄中成药组方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及新药前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麻黄方剂进行收集并整理,构建相关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频次统计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疾病证候、常用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并对高频药对和高频证候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含麻黄方剂共284首,涉及中药589味。常用药物组合28个,主治疾病有9种,对3种高频疾病“咳嗽”“痹病”“哮病”进行药物组合分析,麻黄在不同组合药对中发挥作用相似,均有辛散温通的作用。结论《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麻黄方剂多具有化痰、止咳、祛风解表之功,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清晰;用药规律反映麻黄治疗不同疾病时配伍的特点,可为充分发挥麻黄方的功效以及临床科学处方提供依据。
- 高越黄正德刘施李悦孙婉瑾胡晓雪
- 关键词:麻黄中药成方制剂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组方规律
-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及其意义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并分析该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中医体质,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患者男89例,女153例,平均年龄(47. 7±12. 4)岁。男性患者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占25例(28. 1%),女性患者以阳虚质为主,占57例(37. 3%)。年龄、中医证型均与中医体质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P <0. 05)。按年龄划分,老年患者主要对应阳虚质,中年患者主要对应气郁质,青年患者主要对应平和质,未成年患者则欠缺明显的对应关系。按中医证型划分,肠道实热证主要与平和质对应,肠道气滞证主要与气郁质对应,脾虚气弱证主要与气虚质对应,脾肾阳虚证主要与阳虚质对应,阴虚肠燥证主要与血瘀质对应。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性别、中医证候均有一定相关性,这对指导通过"治未病"理念防治疾病有一定价值。
- 陈笑吟孙婉瑾金实谭静玲范恒
- 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性别年龄中医证型血瘀中医体质
- 消肿Ⅰ号膏剂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 2019年
- 目的建立消肿I号膏剂量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8 min、19%A,18~43 min、19%~50%A,43~65 min、50%~19%A),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10μL。结果共指认了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中的18个共有峰。其中,指标性成分阿魏酸、人参皂苷Rg1、告达庭的相似度较高,重复性好。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为消肿I号膏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 孙婉瑾金实白书仙李成银姜楠段雪云周从辉
- 关键词:阿魏酸人参皂苷RG1白首乌
- 甘油单油酸酯壳聚糖液晶聚合物
- 本发明属于药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通过化学合成途径,将甘油单油酸酯(GMO)接枝在壳聚糖(2位氨基)上,形成一种甘油单油酸酯壳聚糖液晶聚合物,此聚合物可作为液晶给药系统的载体使用。本发明所述的GMO壳聚糖聚合物,其特...
- 张建军高缘张敏燕孙婉瑾
- 文献传递
- 抗肿瘤药物纳米混悬剂载体的研究
- 孙婉瑾
- 关键词:药物载体
- 叶酸和去氧胆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共存紫杉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叶酸(FA)和去氧胆酸(D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共存紫杉醇(PA)对FA和DH与BSA结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A和DH与BSA形成复合物而猝灭BSA的内源荧光,荧光猝灭机制符合静态机制;FA和DH与BSA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且结合位点都在siteⅡ;PA对FA和DH的BSA结合位点无竞争,且共存的PA使得FA与BSA结合能力加强,DH与BSA结合能力减弱。
- 舒文娟孙婉瑾樊伟明张建军高缘
- 关键词:紫杉醇牛血清白蛋白叶酸去氧胆酸荧光猝灭相互作用
- 咳喘浸手浴足Ⅰ号挥发性成分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咳喘浸手浴足Ⅰ号挥发性成分,为该中药复方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顶空静态加热萃取技术提取咳喘浸手浴足Ⅰ号挥发性成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联用技术分析,使用Agilent DB-5MS毛细管色谱柱(0.25μm×0.25 mm×30 m)分离,程序升温条件为初始温度40℃,保持3 min,以4℃/min升至120℃,保持5 min,以8℃/min升至160℃,保持5 min;载气为高纯氦气(纯度≥99.999%),载气流量1.0 m L/min;分流比100∶1,进样口温度200℃,进样量1μL;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轰击电压70 eV,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230℃。结果:从10批样品得到的HS-GC-MS图谱中共识别17个共有峰,结合文献识别为2,3,5,6-四甲基吡嗪(No.12,含量3.34%)、D-柠檬烯(No.8,含量16.26%)和α-蒎烯(No.3,含量6.94%)等相关物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咳喘浸手浴足Ⅰ号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情况,其中可能主要有效成分为2,3,5,6-四甲基吡嗪、D-柠檬烯和α-蒎烯,同时含有月桂烯、β-蒎烯、蒈烯等萜类透皮吸收促渗剂。
- 金实肖锋胡晓雪段雪云熊义涛王金波李成银孙婉瑾
-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 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制备工艺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滴丸,分别研究基质PEG4000/6000、药物-基质的比例、滴加速度和液体温度等因素对滴丸剂的影响,并以外观性状、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等因素的总评分作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研究,优选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PEG4000/6000(1:1)为基质,药物-基质的比例为1:3,料液温度为90℃,滴加速度为35滴·min^-1,冷凝液液体石蜡温度区间为5~15℃。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制备提供必要的参考。
- 周从辉易爱玲林园园叶春生孙婉瑾熊义涛
- 关键词:缬草
- 灯心草炒乳香的炮制工艺优化及基于4种成分测定的质量传递规律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传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中药炮制专家涂绍川学术思想,研究特色炮制饮片——灯心草炒乳香,优化炮制工艺并揭示灯心草炒乳香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灯心草炒乳香中醋酸辛酯的含量、去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以炮制温度、炮制时间、乳香粒径及灯芯草投入量4个影响因素来优化灯心草炒乳香炮制的工艺;并采用GC法测定比较不同乳香炮制品中特征性成分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月桂酸的差异,研究乳香炮制前后4种成分的质量传递规律。结果灯心草炒乳香炮制优选工艺:大小分档后,选取中等粒径(4~7 mm)的乳香投入80℃锅中,每50 g乳香加入2 g灯心草,均分两份,分别在炒制的第2分钟和第4分钟投入,不断翻炒6 min;质量传递规律揭示:灯心草炒乳香在保证去油率的基础上,稳定了以D-柠檬烯、醋酸辛酯、1-辛醇为代表的保留时间在8 min之前的成分;去除了以月桂酸为代表的保留时间靠后的挥发性成分。由于挥发油的去除,极显著提高了醋酸辛酯、1-辛醇的质量分数(P<0.01)。结论灯心草炒乳香的优化工艺稳定、可重复,降低挥发油含量的同时,保留了特征挥发性成分,此为该特色炮制饮片的优势所在。
- 黄菊张亚志谢四芳段雨晴陈树和王秀兰段雪云孙婉瑾
- 关键词:灯心草乳香气相色谱法月桂酸
- 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汤进行干预,检测结肠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观察UC大鼠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UC大鼠结肠组织MDA(P<0.05)、i NOS(P<0.01)和NO(P<0.01)水平及MPO(P<0.01)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OD(P<0.01)和GSH-Px(P<0.05)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复方苦参汤高剂量组治疗后可明显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中MPO(P<0.01)、MDA(P<0.05)、i NOS(P<0.05)和NO(P<0.01)水平,增加SOD(P<0.01)和GSH-Px(P<0.05)活性,其疗效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大鼠的一般情况及结肠组织形态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复方苦参汤能显著抑制UC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结肠炎症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 周承志姜楠周从辉孙婉瑾孙伟王秀兰朱田密吴松涛杨佳段雪云范恒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复方苦参汤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