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军锋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化疗
  • 1篇生态制剂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辅助
  • 1篇术后辅助化疗
  • 1篇热灌注
  • 1篇热灌注化疗
  • 1篇微生态
  • 1篇微生态制剂
  • 1篇胃癌
  • 1篇免疫
  • 1篇免疫营养
  • 1篇奈达铂
  • 1篇进展期胃癌
  • 1篇化疗治疗
  • 1篇积液
  • 1篇骨髓
  • 1篇骨髓抑制
  • 1篇灌注
  • 1篇灌注化疗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魏秀芹
  • 2篇贾军锋
  • 2篇王立伟
  • 2篇贾伟
  • 2篇强薇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态、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康医院收治的76例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组,27例)、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组(E^+P组,25例)及对照组(C组,24例)。观察各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态、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对照组化疗后体重降低,PA和TF均显著降低(P<0.05),化疗后E组和E^+P组体重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组与E^+P组的PA和TF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11例(45.8%)出现Ⅲ度血液学毒性,而E组出现3例(11.1%),E^+P组仅出现2例(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E^+P组中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E^+P组优于E组(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CD4^+)和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E组及E^+P组反而上升(P<0.05),E组及E^+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免疫营养可减轻化疗引发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肠内免疫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可进一步减轻化疗过程中的消化道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王立伟王键玮魏秀芹贾军锋强薇贾伟
关键词:肠内免疫营养微生态制剂化疗胃癌
毫米波联合奈达铂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髓抑制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毫米波联合奈达铂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及对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恶性腹腔积液患者72例,随机分为顺铂循环热灌注化疗组24例、奈达铂循环热灌注化疗组23例及奈达铂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毫米波治疗组25例,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治疗疗效及骨髓抑制发生率。结果顺铂热灌注组、奈达铂热灌注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4.17%、56.52%,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奈达铂联合毫米波组治疗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顺铂热灌注组、奈达铂热灌注组0度骨髓抑制、I-II度骨髓抑制、III-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奈达铂联合毫米波组0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远高于其余两组,III-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远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毫米波联合奈达铂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效果显著,并且可有效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王立伟刘耀捷魏秀芹贾军锋强薇贾伟
关键词:恶性腹腔积液毫米波热灌注化疗奈达铂骨髓抑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