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 作品数:6 被引量:9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新时期我国工业增长的动力探讨——基于先进产业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 2016年
- 伴随着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型,我国工业经济也步入了减速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和前景广阔的先进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引擎,其发展的动力要素对构建新经济增长点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搜集1990-2011年先进产业各行业投入要素与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SUR)对先进产业各行业发展的动力要素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先进产业的战略性发展,以及打造新时期工业发展的新动力提供借鉴。
- 李蕾于鑫
- 关键词:动力要素资本R&D
- 论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及其纠纷解决
-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形式也不断多元化,隐名出资的形式也应运而生,但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此均无明确的规定,法学理论界对于隐名股东的概念及其资格认定方式等也是众说纷纭,而现实中因隐名股东权利义务发生的纠纷不断...
- 李蕾
- 关键词:隐名股东股东资格
- 文献传递
-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长三角与京津冀比较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产值增长的波动较大,增速明显下滑,并且长三角地区各省份制造业的增长态势及其规模的差异很大。该文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同京津冀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但是,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上海,其制造业转型升级层次低、转型升级速度慢,与北京的差距较大。上海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而且长三角其他省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头较弱。该文对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城市功能转变为主的产业合作新阶段。但是与京津冀相比,长三角各省市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各省市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不及京津冀地区,无法分享伴随专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不过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间形成了互补性较好的专业化优势产业发展格局。伴随着国内外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化,发挥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专业化的双重支撑作用是长三角各省份未来协同发展的关键。
- 李蕾
-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
- 基于与京津冀比较的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转型升级是长三角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增速放缓,平均增速低于全国但略高于京津冀,而核心城市上海在两区域中平均增速最低。在创新投入方面,长三角整体优势明显,各省市均衡性优于京津冀;在创新产出方面,长三角新产品和专利绝对规模优势突出,但专利创新质量较低。长三角创新成果国际竞争优势较弱,在创新投入产出效果方面,基本没有优势可言。因此,长三角重点要做好规划制定、创新体系和产业化创新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以及核心城市引领等方面的工作,巧借"微笑曲线"和"武藏曲线"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
- 李蕾
- 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
- 中国商品出口的增长效应分析——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被引量:1
- 2017年
- 文章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2005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世界市场进口需求的变动是影响我国商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金融危机以来,竞争力效应逐渐增强,成为我国出口规模扩大的最重要的促进因素。一般增长效应则趋于弱化,表明世界市场需求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变小。商品构成效应和市场分布效应对出口增长的影响较弱,但近年来有所增强。对竞争力效应的分解表明,我国商品竞争力的提升对出口增长的影响在欧盟、东盟、美国和香港四个国家和地区以及SITC7和SITC8两类商品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未来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重点是提升商品竞争力,扩大出口的优势地域范围和优势商品种类,从而打造多元化出口市场和高端出口产品。
- 李蕾李鸿磊
- 关键词: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被引量:71
- 2017年
- 本文在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制造业进行劳动-资本-技术三类要素密集型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省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呈现出东部转型升级层次最高、趋势最明显,中部其次,西部转型升级层次最低、趋势最弱的特征。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个体固定效应不变系数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前者结果表明内涵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后者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省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未来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应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以支持和引导,以推动中国制造业一体化联动转型升级。
- 张其仔李蕾
-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