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宜军
作品数:
4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王满侠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王利娟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李晓玲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马茜
德克萨斯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动脉
2篇
多发
2篇
腔隙
2篇
腔隙性
2篇
腔隙性脑梗死
2篇
脑梗
2篇
脑梗死
2篇
颈动脉
2篇
梗死
1篇
动脉斑块
1篇
动脉病变
1篇
动脉粥样硬化
1篇
多发腔隙性脑...
1篇
多发性
1篇
多发性硬化
1篇
血性
1篇
预后
1篇
腔隙性梗死
1篇
缺血
1篇
缺血性卒中
机构
4篇
兰州大学第二...
1篇
德克萨斯大学
作者
4篇
王满侠
4篇
李宜军
2篇
王利娟
1篇
李晓玲
1篇
马茜
传媒
1篇
临床内科杂志
1篇
免疫学杂志
1篇
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4篇
2016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多发腔隙性脑梗死(MLI)的关系,并分析ML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4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新发脑梗死灶数量,分为单发腔隙性脑梗死(SLI)和MLI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生化指标及颈动脉超声结果,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ML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4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16例(87.8%)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MLI患者颈动脉斑块总面积(TPA)、颈动脉狭窄及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均高于SLI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稳定斑块(OR=2.0,95%CI:1.17~3.38)、颈动脉狭窄(OR=2.8,95%CI:1.13—7.14)与MLI相关。肥胖(OR=2.7,95%CI:1.11—6.62)、卒中史(OR=2.4,95%CI:1.43—4.14)及血脂异常(OR=1.8,95%CI:1.03—3.12)是ML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不稳定斑块可能与MLI相关,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对MLI的个体化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宜军
王满侠
马茜
王利娟
谢沁芳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腔隙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病变,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腔隙性梗死(LI)的关系,并对进一步分析LI和非腔隙性梗死(NL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为L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
李宜军
王满侠
关键词:
腔隙性梗死
颈动脉病变
预后
不同缺血性卒中亚型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6年
缺血性卒中预防的首要目标是对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及时诊断和积极干预。尽管近年来许多新的危险因素逐渐被发现,但高血压、糖尿病及心房颤动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不同缺血性卒中亚型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心房颤动及缺血性心脏病常见于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则常见于腔隙性梗死患者,而外周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相关。本文将对不同缺血性卒中亚型危险因素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李宜军
王满侠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多发性硬化患者IL-17、IL-27水平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多发性硬化患者(multiple sclerosis,MS)血浆IL-17、IL-27水平动态表达,探讨细胞因子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急性期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各45例血浆,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IL-17、IL-27的水平动态变化;并且对病例组进行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EDSS)评分和头颅MRI增强病灶数目的评估;利用IBM SPSS2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IL-17水平明显升高而IL-27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IL-17明显降低、IL-27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比较EDSS评分明显改善(P<0.05)、而头颅MRI增强病灶数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前血浆IL-17与IL-27成负相关(P<0.05);IL-17与EDSS评分和头颅MRI增强病灶数目均成正相关(P<0.05);IL-27与EDSS评分和头颅MRI增强病灶数目均成负相关(P<0.05;P<0.01)。结论在多发性硬化中IL-17起到促炎作用而IL-27具有抑制炎症作用。IL-17、IL-27作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多发性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作为治疗多发性硬化新的策略用于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王利娟
李晓玲
谢沁芳
李宜军
王满侠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IL-17
IL-27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