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旭
-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进展
-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中医治疗能有效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全身症状的改善,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且能使本病的...
- 焦旭卢云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医药治疗肠道功能死亡率
- “西学中用”“病证结合”治疗危急重症被引量:10
- 2016年
- 中医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疗效,而这与中医理论的先进性与现代医学的发展是离不开的。我国著名中医急症学家陈绍宏教授根据其数十年临床实践,提出"西学中用""病证结合"的思想指导危急重症的治疗,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为临床所推崇。笔者结合临床报道对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医危急重症学进行了论述。
- 卢云焦旭
- 关键词:危急重症中医病证结合
- 对中医长夏的考辨被引量:12
- 2013年
- 现有中医文献中对长夏的时间定义不统一,并且对四季、五季等概念的划分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为了明确以上问题,查阅了《黄帝内经》(以下均称《内经》)及相关医学、气象学等文献资料,分析了常见长夏划分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五时五脏论和五运六气学说有助于解释长夏之时间,并探讨了长夏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焦旭雍小嘉汤朝晖
- 关键词:长夏
- 探讨中医的“长夏”
- "长夏"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时间划分方式,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目前在中医文献中对其概念的解释不够明确,甚至说法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习者的理解,不利于中医知识的普及。作为中医学的指导,《内经》中的"长...
- 焦旭汤朝晖雍小嘉
- 文献传递
- "以通为用"治疗急性感染性热病
- 与西医相比,中医药在治疗急性感染性高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疗效,且近年来,通过对急重型感染性、传染性热病的主导治疗突显了中医药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我国著名中医急症学家陈绍宏教授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提出了...
- 焦旭卢云
- 关键词:中医治疗临床疗效
- 益气消癥、活血化瘀法在胰腺假性囊肿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胰腺假性囊肿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西医目前并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引流手术。胰腺假性囊肿的病机主要是气虚血瘀,痰瘀阻滞。从中医角度论述并分析了益气消癥、活血化瘀法对于胰腺假性囊肿治疗的理论根据。
- 赖文静焦旭樊孙梅罗彪卢云
-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活血化瘀
- 基于“肺阴疽”温阳内托、活血攻痰法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被引量:2
- 2017年
- 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是临床罕见病,西医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医药治疗PAP的文献分析发现,其辨证多与痰、瘀、阴虚密切相关.而本研究从肺阴疽立论,结合PAP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强调痰、瘀、阳虚是PAP的关键病理,采用阳和汤、透脓散、控涎丹治疗PAP 1例,汇报分析"西学中用"治疗PAP的诊疗思维.
- 焦旭张沫何宛芸赖文静卢云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着症控涎丹
- HPLC-DAD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化扁汤中10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波长切换法建立同时测定化扁汤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连翘苷和牛蒡苷10种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Insertsustain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DAD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27 nm(0~37 min,检测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278 nm(37~41.3 min,检测黄芩苷)、228 nm(41.3~50 min,检测连翘苷和牛蒡苷),流速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各成分均能有效检出且分离度良好;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连翘苷、牛蒡苷10种成分的进样浓度分别在4.512~1.444×10~2μg·mL^(-1)(r=0.999 9)、14.162~4.532×10~2μg·mL^(-1)(r=1.0000)、2.538~0.812×10~2μg·mL^(-1)(r=0.999 9)、3.275~1.048×10~2μg·mL^(-1)(r=0.999 9)、2.638~0.844×10~2μg·mL^(-1)(r=0.999 9)、5.912~1.892×10~2μg·mL^(-1)(r=0.999 9)、8.162~2.612×10~2μg·mL^(-1)(r=0.999 9)、30.288~9.692×10~2μg·mL^(-1)(r=0.999 9)、3.288~1.052×10~2μg·mL^(-1)(r=0.999 9)、5.812~1.860×10~2μg·mL^(-1)(r=0.999 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1%(RSD=1.1%)、99.6%(RSD=0.9%)、100.2%(RSD=1.5%)、99.8%(RSD=1.6%)、99.5%(RSD=1.4%)、100.3%(RSD=1.0%)、100.0%(RSD=2.0%)、99.7%(RSD=1.5%)、99.6%(RSD=1.5%)、99.7%(RSD=1.9%)。结论:利用HPLC-DAD波长切换法可同时测定化扁汤中10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该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为化扁汤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袁强华呼梅宋英卢云焦旭
- 关键词:黄酮类木脂素类
- “以通为用”治疗急性感染性热病被引量:5
- 2017年
- 西医在治疗急性感染性热病方面虽有一定优势,但很难较快控制发热,且发热带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对人体造成了不良影响。中医急症学家陈绍宏教授根据数十年临床实践,提出以通为用、"痈毒"内侵、病证结合指导急性感染性热病治疗的学术思想原则,在临床中屡起重疾。故在此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急性肾盂肾炎所致发热的诊治思路进行了论述。
- 焦旭卢云
- 关键词:以通为用中医药
-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进展
-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目前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较快且有效地的控制,大大降低了手术率和死亡率.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在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
- 焦旭卢云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