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源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3D打印血管侧面开窗穿刺置入动脉鞘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血管侧面开窗穿刺置入动脉鞘装置,包括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一端的股动脉;所述股动脉的一端为盲端;在股动脉上设有开窗,开窗外套接有硅胶管;所述硅胶管的两端均设有卡箍。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防止漏出液体的功...
- 杨华崔君拴向欣徐源吕莹徐旭杨杰魏入廷严健
- Glrb在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恢复前期中表达与功能研究
-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多发病,再灌注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有效手段,而如何有效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和促进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再生、血管新生非常重要。甘氨酸受体(GlyR)是一种抑制性的五聚体受体,由α亚单位(Glra...
- 徐源
- 关键词:脑卒中缺血再灌注
-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转移酶活性研究
- 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不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在老年人口中发病率较高。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遗传、生活方式、头部创伤、精神疾病等。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
- 徐源
-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胆碱乙酰化酶胆碱酯酶
- 文献传递
- 替莫唑胺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1],其中恶性胶质瘤治疗效果差,易复发。胶质瘤复发后根据复发部位、肿瘤大小、颅内压情况等情况综合考虑,可采取手术结合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2]。化疗是其中重要的治疗环节。
- 杨生伟王凡韩锋徐源杨人隋建美
- 关键词:替莫唑胺顺铂高级别胶质瘤
- 颅内压监测在幕上良恶性脑肿瘤术后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围手术期治疗中颅内压监测(ICP)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35例幕上脑肿瘤患者。按病理WHO分级分成6组,其中胶质瘤I级组17例,胶质瘤II级组20例,胶质瘤Ⅲ级组24例,胶质瘤IV级组25例,脑膜瘤Ⅰ级组30例,脑膜瘤Ⅱ级组19例。记录并分析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ICP的数值,分析术后治疗和预后与颅内压变化规律的关系。结果监测发现胶质瘤Ⅲ级患者术前ICP值为(20.92±3.88)mm Hg,IV级患者为(20.84±4.51)mm Hg,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内各组间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后出现术区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给予药物治疗,其中3例因颅内压持续升高给予手术治疗,预后可。术后6~72 h脑膜瘤I级组ICP为(17.73±4.07)mm Hg,脑膜瘤Ⅱ级组为(16.68±2.60)mm Hg,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36.30%患者逐渐出现中度以上颅内压增高,经积极治疗后预后可。术后72 h脑膜瘤I级组ICP为(20.27±4.43)mm Hg,脑膜瘤Ⅱ级组为(20.47±4.67)mm Hg,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ICP监测,能及时发现颅内压升高,便于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林树楷隋建美韩锋徐源杨明
-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围手术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