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雄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澄迈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医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型心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右心
  • 1篇右心感染性心...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改善
  • 1篇证候
  • 1篇证候积分
  • 1篇肢体
  • 1篇肢体偏瘫
  • 1篇治疗神经根型...
  • 1篇芍药
  • 1篇芍药汤

机构

  • 7篇澄迈县人民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王雄
  • 2篇张国强
  • 1篇邢隆
  • 1篇徐牧
  • 1篇曾静

传媒

  • 3篇四川中医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每周文摘·养...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芍药汤加减联合惠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芍药汤加减联合惠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126例慢性非特异性UC(湿热内蕴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对照组采用惠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惠迪口服联合芍药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时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时的中医证候积分、疾病严重度和活动度评价(Mayo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生活质量[炎症性肠病调查问卷(IBDQ)];记录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时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时的中医证候(腹泻、脓血便、肛门灼热、溲赤)积分、Mayo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IL-6、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时的IBDQ问卷全身症状、肠道症状、社会能力、感情能力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对照组为3.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联合惠迪口服治疗UC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腹泻、脓血便等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张菊何发霖王雄
关键词:芍药汤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
局部麻醉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应用局部麻醉药物对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澄迈县人民医院行LA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对照组、利多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每组各30例。术中分别给药,比较四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后的2 h、6 h、12 h、24 h及48 h的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的特征和频率、术前和术后48h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及术后48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组患者年龄、性别、BMI、ASA分级、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减少(P<0.05);利多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降低,VAS评分降低由高到低分别为左旋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利多卡因组(P<0.001);利多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的疼痛频率较低,以钝痛为主(P<0.05)。4组患者术前48 h的SF-36量表各维度(躯体疼痛、健康指数、情感及生活满意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利多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升高由高到低分别为左旋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利多卡因组(P<0.001)。4组患者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药物对行LA术后的阑尾炎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阑尾炎患者LA术后的生活质量,未增加不良反应。
李明杰王雄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利多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与癌前病变风险的关系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与癌前病变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264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Hp感染检测及中医辨证分型。分析264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HP感染阳性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Hp感染严重程度;采用胃癌风险相关的萎缩/肠上皮化生评估(OLGA/OLGIM)癌变风险分期判定不同中医证型HP感染患者的癌前病变风险。结果:264例CAG患者中脾胃湿热证76例(28.70%)、脾胃虚寒证61例(23.10%)、肝胃郁热证54例(20.40%),肝郁气滞证35例(13.20%)、胃络瘀阻证20例(7.58%)、胃阴不足证18例(6.82%),Hp感染阳性率55.30%;不同中医证型间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脾胃湿热证为主(32.88%);146例CAG合并Hp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68例(46.58%)、中度感染51例(34.93%)、重度感染27例(18.49%),不同中医证型间Hp感染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5.620,P=0.345);146例CAG合并Hp感染患者中OLGA低危114例(78.08%),高危32例(21.92%),OLGA低危分期以脾胃湿热证(79.17%)和脾胃虚寒证(87.80%)为主,高危分期以胃络瘀阻证(77.77%)和肝郁气滞证(76.47%)为主;146例CAG合并Hp感染患者中OLGIM低危104例(71.23%)、高危42例(28.77%),OLGIM低危分期以肝胃郁热证(76.00%)与脾胃湿热证(68.75%)为主,高危分期以胃络瘀阻证(66.67%)和胃阴不足证(83.33%)为主。结论:CAG合并Hp感染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癌前病变风险存在一定相关性,OLGA/OLGIM低危分期以实证为主,高危分期以虚实夹杂之证为主。
曾静李明王雄谢荣香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
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6个月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症状及心功能分级,判断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周和3个月时,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和3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LVESD、LVED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FS、LVE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LVEF则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时,试验组患者的LVES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LVESD、FS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重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国强徐牧王雄
关键词:曲美他嗪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的影响
2024年
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2021年01~2022年06月100例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仅实施康复护理,研究组给予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及家属出院准备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P<0.05;护理前,两组各指标对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情绪状态评分(HAMA、HAMD)、恢复情况评分(MBI、FMA)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3个月内非计划入院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及家属出院准备度,同时维持其良好情绪状态,对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入院率有积极意义。
谢荣香王雄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肢体偏瘫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结果: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发热、紫绀、心律失常等。血培养呈阳性,致病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超声检查心脏瓣膜上有赘生物,肺部显示有实变阴影、胸腔积液、空洞。血清免疫学检查风湿因子呈阳性,通过反复检测痰标本,痰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吸氧、抗凝、抗生素治疗,经过治疗后,30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4例,1例死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患者住院35 d内出院。结论: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具有症状隐匿、症状变化较大、死亡率高等特点,诊断时要注意与其他肺部病症鉴别,避免误诊。通过手术、抗生素积极治疗后,患者一般预后较好。
张国强邢隆王雄
关键词: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
十一方药烫熨疗法联合巨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十一方药烫熨疗法联合巨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38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巨刺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十一方药烫熨疗法,比较两组中医疗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全血黏度(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结果:观察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0%vs 85.51%,χ^(2)=5.841,P<0.05);观察组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与麻木、手指疼痛与麻木积分高于对照组(t=6.037;t=7.505;t=6.028,P<0.05);观察组NDI评分、Cobb角高于对照组(t=17.089;t=4.482,P<0.05);治疗1周、2周、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2.440;t=4.529;t=7.091,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11.758;t=7.263;t=6.668,P<0.05);观察组高切和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低于对照组(t=3.294;t=6.708;t=3.352,P<0.05)。结论:十一方药烫熨疗法联合巨刺法可通过改善CSR患者颈部血流循环,降低炎症反应,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颈椎功能和降低疼痛感。
许震中谢玉春陆克艳王雄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巨刺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