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1篇胆源性
  • 1篇胆源性胰腺炎
  • 1篇型胶原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预后
  • 1篇源性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镜
  • 1篇十二指肠镜检...
  • 1篇术中超声
  • 1篇术中超声引导
  • 1篇脾破裂
  • 1篇脾切除
  • 1篇脾切除术
  • 1篇前胶原

机构

  • 4篇海宁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王伟
  • 3篇许明辉
  • 2篇胡娟英
  • 1篇汤晓峰
  • 1篇单强
  • 1篇李生文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创伤性脾破裂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技术处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创伤性脾破裂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9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以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以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通气时间、手术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通气时间、手术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疾病,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通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王伟许明辉汤晓峰
关键词:创伤性脾破裂腹腔镜脾切除术预后并发症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郝素平王伟李生文
肝脏三维重建术前规划结合术中超声引导在腹腔镜精准肝段切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肝脏三维重建术前规划结合术中超声引导在腹腔镜精准肝段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至2020年11月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均给予高清腹腔镜系统行腹腔镜肝段切除术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常规增强CT行术前手术规划,研究组在术前常规增强CT的基础上增加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行术前手术规划,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出血)、术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相近,P>0.05。结论肝脏三维重建术前规划结合术中超声引导在腹腔镜精准肝段切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手术指标与术后肝功能指标,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值得应用。
王伟胡娟英许明辉汤晓峰
关键词:术中超声引导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4±1.63)d、(4.73±1.12)d、(7.82±3.31)d、(9.81±6.42)d、(12.43±4.61)d,对照组分别为(5.94±2.43)d、(7.53±2.12)d、(11.72±2.21)d、(18.41±8.62)d、(20.33±6.2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0、4.02、4.26、4.50、5.01,均 P <0.05)。研究组治疗后发生胆道出血2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切口感染1例,无复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经治疗后发生胰腺假性囊肿3例、腹腔脓肿2例、复发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肾功能衰竭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21,P <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花费少、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单强胡娟英许明辉邱守标王伟李洁吉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检查腹腔镜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