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子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SD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的作用
-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SD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方法:
选取30只已经建立成功的SD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随机分为两组,GDNF组,盐水对照组,GDNF组:实验动...
- 李明子
-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髓鞘再生
- 文献传递
- 新型SD大鼠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建立及其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本实验探讨建立一种新型SD大鼠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N)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只经脑定位仪3D定位至三叉神经根处,利用微量注射器将5%琼脂溶液10μL注射到三叉神经根;对照组15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前1 d和术后1、2、3、5、7、10、14、21、28、35、42 d分别进行行为学观察,Von Frey纤维测定大鼠机械性刺激反应阈值,利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对机械刺激阈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取压迫处三叉神经行苏木精—伊红(HE)及嗜银染色,并进行三叉神经节(TG)内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实验组大鼠术侧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在术后逐渐降低并稳定持续约30 d(P<0.05),HE及嗜银染色显示神经纤维肿胀、脱髓鞘样改变;实验组大鼠术侧TG内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明显增强。结论琼脂压迫大鼠三叉神经根可以建立稳定的TN动物模型,为未来进一步研究TN病因及治疗提供一种可靠而有效的动物模型。
- 郭永峰丁纯李明子孙宁宁朱冰洁周青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GDNF在修复SD大鼠模型脱髓鞘位点中的作用
- 2016年
- 目的:研究GDNF对三叉神经痛SD大鼠模型中脱髓鞘位点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30只已经建立成功的SD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分为治疗组、治疗对照组以及空白组。麻醉后,将大鼠固定在大鼠脑定位仪上,向大鼠左侧三叉神经根注射2%GDNF 10μL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则在左侧三叉神经根处注射生理盐水10μL,空白组不予处理。解剖游离大鼠三叉神经节,行星形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7、14、21、28 d,治疗组大鼠较对照组对疼痛反应刺激迟钝,三叉神经节内星形角质细胞较治疗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三叉神经痛病变多与神经变性、脱髓鞘病变有关。GDNF能够有效参与痛觉过敏的调控过程,并可能通过促进神经纤维修复再生,参与调控三叉神经痛。
- 朱冰洁郭永峰李明子周青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GDNF髓鞘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