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奎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司他丁对冠心病急性心梗后心源性休克患者脏器功能保护作用临床观察
- :探讨乌司他丁对冠心病急性心梗后心源性休克患者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冠心病急性心梗后心源性休克患者乌司他丁治疗效果.结果:乌司他丁可减轻冠心病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减轻继发的心脏、肝脏、肾脏、...
- 黄日红任永奎刘红阳王娜娜
-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乌司他丁乳酸清除率脏器功能
- 达托霉素补救治疗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5例并文献复习
- :总结达托霉素对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经过.结果:5例患者分别为人工及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4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1例.经规范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病情仍继续进展,前4例分...
- 黄日红任永奎贺健姜晓晓卞晓明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达托霉素抗菌作用安全性
- 达托霉素治疗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达托霉素对万古霉素疗效欠佳的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LIE)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LIE诊治经过,并行文献复习。结果前5例LIE均合并瓣周脓肿,经规范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病情仍继续进展,其中4例急症行瓣膜置换术,但术后仍发热,换用达托霉素6 mg/kg,每日1次,治疗2~4周,获得满意疗效。第5例患者术前换用达托霉素治疗后,感染一度控制,但后来病情仍继续进展,再行手术治疗成功,但于术后21 d猝死。第6例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外院先后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周,万古霉素3周,仍发热,赘生物增加,换用达托霉素后体温下降,赘生物减少。6例患者用药后1例肌酸激酶轻度升高,5例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除1例心源性猝死,其余患者随诊18个月至5年生存质量良好。结论初步观察达托霉素用于万古霉素治疗疗效欠佳的心内膜炎少数病例的补救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 黄日红高露露孙源君任永奎卞晓明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达托霉素
- 心脏结节病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2015年12月以"活动后胸闷、气促3年余,再发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既往体健。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不影响日常生活。1年前出现胸骨后及心前区胀痛,可放射至后背,伴心悸、乏力、多汗,持续半小时缓解。半年前胸闷、气促症状较前加重,轻微活动后即可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伴咳嗽、咳白痰。入院后体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性。
- 孙源君刘鹏孙伟吴宗磊任永奎尹晓盟黄日红
- 关键词:心脏结节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起搏器
- 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持续性室速误诊为肺炎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以咳嗽、活动后胸闷、气促10余天为主诉入院。2型糖尿病3年,空腹血糖7-8mmol/L,未监测餐后血糖。患者10余天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痰,无发热,后逐渐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及活动后加重,无胸痛,无心悸、双下肢水肿,于我院门诊就诊。肺CT示:双肺炎,双侧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液。
- 黄日红孙源君任永奎杨光郑文君刘俊
-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
- ALP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的斑块形态及钙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行IVUS检查的A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排除既往PCI病史、癌症和肝脏疾病患者后,23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ALP预测钙化能力,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高ALP(>80 IU/L)组、中ALP(68~80 IU/L)组和低ALP(<68 IU/L)组,观察不同水平ALP与钙化特征和斑块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OC曲线显示ALP预测钙化的AUC面积是0.65(P<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ALP与斑块负荷(PB)相关(r_s=0.38,P<0.001);高ALP组点状钙化、最小管腔面积(MLA)≤4.0 mm^2及PB>70%较中、低ALP组明显增高(P<0.05),但薄层纤维帽(TCFA)和钙化长度在不同AL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P>80 IU/L与点状钙化、PB、MLA的相关性较强,提示高ALP可能与斑块稳定性相关。
- 任永奎王帅吕海辰李新生尹达刘鹏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碱性磷酸酶血管钙化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对冠状动脉钙化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中,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对冠状动脉钙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ACS入院行冠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检查的32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最终234例纳入本研究。对血清ALP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68IU/L,68-80IU/L和>80IU/L),比较各组患者冠脉钙化特征及分布情况,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钙化的影响因素,采用ROC工作曲线评价ALP及传统冠脉钙化危险因素对冠脉钙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选患者中,冠脉造影检出冠脉钙化者占37.6%,IVUS检出冠脉钙化者占63.7%,其中ALP>80IU/L组点状钙化比例最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ALP水平与冠脉钙化密切相关,ALP>80IU/L组患者冠脉钙化风险显著升高(OR2.85,95%CI1.38-5.90,P=0.005),ALP(Per10IU/L)(OR1.54,95%CI1.24-1.92,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与单纯使用传统危险因素相比,使用传统危险因素联合ALP检测对冠脉钙化的预测能力明显提升(联合检测AUC0.714vs单纯传统因素AUC0.644,P<0.05)。结论血清ALP水平可能是冠脉钙化的独立预测因子,ALP水平升高与冠脉点状钙化分布增加有关,使用传统危险因素联合ALP检测可增加对冠脉钙化的临床预测能力。
- 任永奎王帅刘鹏于尧尹达吕海辰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碱性磷酸酶血管钙化
- 手术或保守-老年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艰难抉择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老年合并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所有老年IMH 104例,分为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A)组和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MH-B)组。进行5年的随访研究,研究终点为死亡。结果:IMH-A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明显高于IMH-B组。IMH-B组外科手术治疗比例较低(23.8%),主要为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IMH-A组则以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半弓置换术为主的体外循环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此外两组院内死亡率、全因死亡率相近,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9.0∶55.2)个月,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933)。亚组分析中,内科组、外科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9∶51.7)个月,但经Log-rank检验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875)。结论:老年IMH的首选治疗方式仍为内科治疗为主,外科治疗可能改善老年A型壁间血肿的预后。
- 刘鹏任永奎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壁间血肿老年内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