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德阳市某院门诊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横断面调研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为优化儿童哮喘门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医院儿童哮喘管理门诊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哮喘患儿91例,从患儿一般情况、哮喘用药情况与疾病认知、用药依从性评价[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进行评分]、哮喘管理门诊服务需求等方面对患儿家长进行网络问卷调研,并对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100%)。患儿以男性(57例,62.64%),4~12岁(67例,73.63%),城市居住者(58例,63.74%)居多;患儿及其家长的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史)以过敏性鼻炎居多(54例、59.34%,45例、49.45%);患儿治疗时长、在用药物、给药频次分别以≤0.5年(42例,46.15%),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78例,85.71%),每天2次(56例,61.54%)居多;患儿家长对于哮喘作为慢性疾病的认知较好(知晓率>90%),但对其急性发作的处置措施认识不足(知晓率<60%)。用药依从性好(评分6~8分)和差(评分<6分)的分别有45例(49.45%)和46例(50.55%);客观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χ^(2)=9.504,P<0.01)和家庭月收入(χ^(2)=10.017,P<0.01)为影响患儿哮喘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主观影响因素中最常见的为家长自觉患儿无需用药或偶尔忘记(27例,29.67%);患儿未定期随访最常见原因为儿童哮喘专科挂号困难(65例,71.43%);患儿家属对哮喘疾病认识的科普教育(67例,73.63%)需求最强。结论该院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亟需有效、长期、协作的管理模式进行规范。新的“医、药、护”联合疾病管理模式可能有利于改善目前的情况。
- 赵小琳宿怀予高阳蒋艳宋晓艳
- 关键词:医院门诊哮喘用药依从性疾病管理
- 婴儿痉挛症和百白破疫苗接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与百白破疫苗(d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DTP)接种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与DTP疫苗相关的婴儿痉挛症病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总结婴儿痉挛症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IS患儿中65.8%(25例)存在明确癫痫病的致病因素,包括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结节性硬化症(TSC)等。11例在首次接种DTP疫苗后出现IS发作,9例在第2次接种后发作,18例在第3次接种后发作。共27例患儿使用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MgSO_4方案治疗,2例单用ACTH,疗程14 d。其中14例(48.3%)使用ACTH后点头抱团样发作消失,12例(41.4%)发作减少,3例发作情况无明显改善,ACTH的总有效率为89.7%。结论 DTP疫苗接种是婴儿痉挛症潜在的触发因素而不是致病原因。
- 张梦娜邹丽萍高阳高阳郭淑芳
- 关键词:百白破疫苗婴儿痉挛症病因学
- 雷帕霉素治疗儿童结节性硬化相关心脏横纹肌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治疗结节性硬化症(TSC)合并心脏横纹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自2011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合并心脏横纹肌瘤的TSC患儿.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TSC合并心脏横纹肌瘤患儿均长期接受雷帕霉素治疗,起始剂量1 mg/(m2·d),血药浓度维持在5~ 10μg/L.观察雷帕霉素治疗后患儿心脏横纹肌瘤的大小及个数的改变,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前后肿瘤最大径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51例患儿符合入组标准,其中男30例、女21例,接受雷帕霉素治疗时年龄15.0(7.0 ~35.0)月龄.经过治疗26例(51%)患儿肿瘤完全消失,肿瘤消失时间中位数3.26(2.92 ~5.37)个月,15例(29%)肿瘤缩小50%及以上,5例(12%)肿瘤缩小不足50%,4例(8%)肿瘤无变化或进展.治疗后可测量肿瘤个数减少了77个(72%).治疗前肿瘤最大径中位数8.7(5.9~11.3) mm,治疗后为0.0(0.0 ~4.0) mm,肿瘤最大径减少值中位数6.7 (3.9~10.0) mm,治疗前后肿瘤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17,P<0.01).对患儿年龄进行分组,0~1岁消失率为50% (12/24);>1 ~3岁患儿共16例,其中10例肿瘤消失;>3岁患儿共11例,其中4例患儿肿瘤消失.治疗后3个月心脏横纹肌瘤消失速率最高.10例患儿出现雷帕霉素相关的不良事件,其中1例轻度口腔溃疡,9例血脂异常.结论雷帕霉素治疗TSC相关的心脏横纹肌瘤能够有效减少肿瘤大小和数量,且显著缩短心脏横纹肌瘤病程,并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 庞领玉邹丽萍黄露露高阳马淑芳张梦娜王杨阳
- 关键词:横纹肌瘤西罗莫司结节性硬化症
-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对新生儿肺炎(pneumonia,PN)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19例PN新生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单药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静脉滴注。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以及外周血指标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发热、咳嗽、气喘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PN的临床疗效优于布地奈德单药治疗,同时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促进康复,且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短期内的复发率。
- 代丽曾燕高阳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氨溴索布地奈德疗效免疫功能
- 结节性硬化症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安全性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结节性硬化症( TSC)儿童国家规定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现状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TSC儿童72例完成适龄计划免疫的情况及接种后反应,同时与健康儿童78名进行比较。结果72例中有26例(36%) TSC 患儿完成适龄免疫规划接种。各疫苗接种率:卡介苗100%(72例)、3剂乙肝疫苗75%(51例)、首剂脊髓灰质炎疫苗97%(66例)、首剂百白破疫苗91%(62例)、3剂百白破疫苗82%(56例)、首剂A群流脑疫苗66%(45例)、首剂麻风二联疫苗/麻疹疫苗69%(42例)、首剂乙脑减毒疫苗61%(37例)。未按计划完成适龄免疫接种的患儿中,22例(48%)是因为家长担心预防接种诱发癫痫或患儿癫痫发作未得到控制。72例中有12例(17%) TSC儿童预防接种后发生不良事件或疑似不良事件,远高于正常对照健康儿童(2名,3%)(χ^2=8.799, P〈0.05),其中癫痫发作的发生比例较高,占不良事件的92%(11例)。结论 TSC儿童计划免疫完成率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偏高,可能存在一定的诱发神经症状的风险,这与本身存在神经系统异常相关。
- 高阳邹丽萍张梦娜庞领玉王杨阳马淑芳黄露露
-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