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艳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动脉
  • 2篇影像
  • 2篇磁共振
  • 1篇低剂量
  • 1篇动脉狭窄
  • 1篇断层
  • 1篇心动图
  • 1篇心功能
  • 1篇血流
  • 1篇压力梯度
  • 1篇影像表现
  • 1篇脂肪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病
  • 1篇乳腺病变
  • 1篇时间分辨率
  • 1篇数字化
  • 1篇瞬时弹性成像
  • 1篇体层摄影

机构

  • 8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作者

  • 8篇刘红艳
  • 2篇孙小会
  • 1篇李光明
  • 1篇李新春
  • 1篇韩路军
  • 1篇刘静
  • 1篇黄鑫
  • 1篇刘洋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自门控的高时间分辨率快速四维磁共振血流速度成像
2024年
目的提出一种自门控欠采样方法结合压缩感知技术实现高时间分辨率快速四维磁共振血流速度成像(4D flow MRI)。方法本研究将自门控技术和压缩感知技术运用在4D flow MRI技术上,开发出一种高时间分辨率的自门控欠采样4D flow MRI快速成像方法,并通过血管狭窄流体模型实验和6位志愿者实验来验证可行性。在水模流体实验中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传统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PC-MRI)和自门控欠采样高时间分辨率4D flow MRI数据一致性。2023年9月至10月招募志愿者,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自门控欠采样4D flow MRI采集到的原始志愿者数据通过心脏分相和呼吸加权后进行压缩感知欠采样重建,使用配对t检验验证高时间分辨率和低时间分辨率下的自门控欠采样4D flow MRI主动脉流速峰值数据一致性。结果在流体水模实验中,PC-MRI和高时间分辨率的4D flow MRI测量静止水模得到均值和峰值流速都趋近于0。而在流动数据中,PC-MRI和高时间分辨率的4D flow MRI测得流动数据的均值分别为7.802±7.787,8.339±8.03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志愿者实验中,高时间分辨率的心脏相位数是低时间分辨率的2倍以上,高时间分辨率和低时间分辨率的峰值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高时间分辨率4D flow MRI和传统的相位对比磁共振以及低时间分辨率4D flow MRI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增加自门控采集频率以提高4D flow MRI时间分辨率具有可行性。
黄鑫司徒志权容兆威顾安燕刘泽萍邝怡楠刘红艳张卓能袁心辰骆彦德林云海周梓杰谢国喜
关键词:欠采样时间分辨率
高分辨率MRI血管壁成像和超声对鉴别诊断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原因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高分辨率MRI(HR-MRI)血管壁成像和超声对鉴别诊断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原因的效果。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06月-2020年1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31例,均行颈部辨血管壁HR-MRI检查、超声颈动脉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颈动脉狭窄原因检出情况,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HR-MRI与DSA、超声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DSA、超声、HR-MRI对动脉硬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MRI对动脉夹层的检出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占比22.6%,DSA、HR-MRI检查未见异常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分析显示,HR-MRI诊断颈动脉狭窄原因与DSA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669,P<0.05)。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原因与DSA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0.221,P<0.05)。结论:高分辨率MRI血管壁成像技术对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原因的鉴别诊断效果优于超声,可作为临床诊治补充检查首选方式。
陈建初彭明明孙小会刘红艳陈秀娟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超声
影像学技术在肝脏脂肪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肝脏的脂肪沉积在现在生活中很普遍,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多,它可以对肝脏的代谢、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脂肪肝的判定通常由超声、CT检查作出判断,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肝脏穿刺活检作为评价脂肪肝金标准,但因它的有创性限制了广泛运用。随着脂肪肝的盛行,对于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对早期评估肝脏脂肪含量成为可能,部分影像技术已运用于临床。早期准确的评估肝脏脂肪含量,对今后的治疗与治疗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很直观的显示肝脏脂肪含量,进一步警示大家关爱肝脏,警惕肝脏脂肪沉积,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本文通过瞬时弹性成像、能谱CT、QCT、MRS、Dixon序列、DKI、QSM在肝脏脂肪含量的运用进展予以综述。
杜惠军王彦龙蔡嘉慧李光明刘红艳
关键词:瞬时弹性成像能谱成像波谱成像
320排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左心功能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320排CTCA低剂量成像评价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320排CTCA左心功能检查者100例,常规组与低剂量组各5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平均59.30±12.29岁,分别记录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DLP)、有效剂量(ED)。回顾性收集在一周内分别行320排CTCA和2D-TTE检查者94例,其中男46例,女48例,平均61.14±12.71岁,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和每分输出量(CO)值。对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Wilcoxon配对样本符号秩检验,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低剂量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图像质量方面与常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ED较常规组明显降低约36.09%(P=0.000),平均ED为4.94±2.24 mSv。CTCA测量的EDV、EF、SV值略高于2D-TTE。EDV、ESV、EF、SV与2D-TTE测量值呈中等程度显著性相关(r=0.420、0.732、0.581、0.516)。结论320排CTCA低剂量成像评价左心功能与2D-TTE一致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刘红艳王勤杨栋梁曾庆千彭明明
关键词:左心功能低剂量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
CT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肺炎型黏液腺癌与机化性肺炎
2024年
目的:评估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鉴别原发肺炎型黏液腺癌(PTMA)与机化性肺炎(O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1例PTMA患者与50例O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在平扫及CT增强图像上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线性相关性分析和L1正则化方式进行特征的筛选和降维。对两组的临床特征、CT形态学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将3类特征中有统计学意义者分别或联合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共获得4个预测模型(临床、CT形态学征象、影像组学合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类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特征中的性别、咳白黏痰、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53、CT形态学征象中的小结节、空泡/假空洞征、血管造影征和重力分布在PTMA组与OP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小结节、空泡/假空洞征和血管造影征是鉴别PTMA与OP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各类机器学习模型的AUC:影像组学模型为0.997和0.946,临床模型为0.869和0.814,CT形态学特征模型为0.919和0.797,联合模型为0.999和0.972。Delong检验显示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临床模型及CT形态学特征模型(P均<0.05),与联合模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提取并分析多维度影像数据,可以有效鉴别PTMA与OP,辅助临床治疗决策。
杜自宏伍志发刘静李新春刘红艳
关键词:肺肿瘤机化性肺炎
基于四维磁共振血流加速度成像的血管狭窄模型压力梯度的评估
2023年
目的探讨使用四维磁共振血流加速度成像技术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下重建压力梯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构建一种血管狭窄的流体模型,并使用四维磁共振速度成像序列和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四维加速度成像序列对该模型进行扫描,扫描的空间分辨率有0.63 mm×0.63 mm×0.63 mm和0.89 mm×0.89 mm×0.89 mm两种,采集得到流体模型在两种不同空间分辨率下的速度和加速度数据,根据Naver-Stokes方程,使用中心有限差分方法计算得到流体模型狭窄两端的压力梯度,并以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差为标准,计算Fréchet距离和最大相对误差以及进行回归分析等来对其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种空间分辨率下,直接加速度计算的压力梯度都比速度求导计算的压力梯度误差更小、准确性更高:在0.63 mm分辨率下,直接加速度计算和速度求导计算的压力梯度变化曲线与压力传感器得到的曲线之间的Fréchet距离d_(f)分别为0.84和1.32,最大相对误差(ε_(max))分别为13.9%和21.2%,在0.89 mm分辨率下d_(f)分别为1.33和1.60,ε_(max)分别为29.4%和33.2%。空间分辨率对压力梯度的计算有明显影响:0.63 mm和0.89 mm分辨率下,加速度与速度计算得到的压力梯度回归斜率k分别为0.72和0.62以及0.51和0.44,R^(2)分别为0.97和0.91以及0.91和0.72。结论四维磁共振血流加速度成像重建压力梯度具有很大潜力,得到的压力梯度的准确性比速度求导计算得到压力梯度的准确性更高,同时结果误差还随分辨率的增高而减小。
顾安燕刘泽萍刘红艳刘洋张卓能骆彦德谢国喜
关键词:压力梯度空间分辨率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临床、影像表现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及复习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CC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全面认识及影像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已确诊的1例CCD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动态观察,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治疗方案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例患者有典型的颅骨、锁骨、牙齿发育不全表现。结论CCD具有典型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当同时有锁骨、颅骨及牙齿发育异常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梁秋梅韩路军刘红艳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
数字乳腺断层结合合成二维图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2年
目的:探讨DBT合成二维图像(S2D)能否取代FFDM图像。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术前均同时行FFDM和DBT检查,具有术后病理结果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120个病灶)。一次检查获得三种图像:FFDM图像、DBT薄层图像、S2D图像(重组DBT薄层数据得到类似FFDM图像),并将其分成四组图像:FFDM、S2D、DBT+FFDM、DBT+S2D;对每一个病灶进行BI-RADS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判断良恶性,0-4A类判为良性,4B类及以上判为恶性。记录FFDM和DBT的平均腺体剂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四组图像在BI-RADS分类中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四组图像鉴别病灶良、恶性的能力,以病理结果作为判定病灶良恶性的标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FFDM和DBT平均腺体剂量的差异。结果:78个良性病灶、42个恶性病灶。FFDM与S2D、DBT+FFDM与DBT+S2D的BI-RADS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S2D与S2D的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T+FFDM、DBT+S2D鉴别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96,敏感度、特异度均为88.1%、94.9%,优于FFDM和S2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和0.821)。FFDM和DBT的单个体位平均腺体剂量分别为(0.92±0.17)mGy、(1.50±0.27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97,P<0.05)。结论:S2D图像可代替FFDM图像,DBT+S2D的检查模式能够在确保安全的辐射剂量下,提高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张鹏周会孙小会刘红艳黄奕妆邓树芳唐美群吴文英
关键词:乳腺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