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闰平
-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对儿童急性白血病(AL)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结果提出预防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40例儿童AL患者,分为呼吸道感染组(72例)和非呼吸道感染组(68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儿童AL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重度贫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2×10^(9)/L、血小板<20×10^(9)/L、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延长、化疗方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儿童白血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贫血(OR=2.440,95%CI:1.073~5.546)、血小板<20×10^(9)/L(OR=1.972,95%CI:1.061~3.663)、低蛋白血症(OR=2.959,95%CI:1.115~7.853)、IA化疗方案(OR=3.799,95%CI:1.207~11.957)是影响儿童AL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AL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重度贫血、血小板<20×10^(9)/L、低蛋白血症、IA化疗方案,临床需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
- 王闰平郑小芬陈迎秋陈爱鹉金芝芝李玉嬉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呼吸道感染
- 化疗致重症胰腺炎患儿16例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 2016年
- 重症胰腺炎(SAP)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的并发症之一,治疗过程中早期肠内营养应用较为广泛[1].我科于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对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过程中并发重症胰腺炎的患儿,采用经鼻空肠置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效果明显,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陈迎秋王闰平张蕾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重症胰腺炎化疗药物护理经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
-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医疗辅导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医疗辅导中的应用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医疗辅导中的应用,重点展示了其在减轻儿童疼痛、缓解焦虑与恐惧、促进健康宣教和康复训练方面的显著效果,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医疗辅导中应用的挑战与展望,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 金芝芝王闰平王雅静陈爱鹉郑欢
- 关键词:虚拟现实疼痛管理
- 住院化疗期间学龄前期白血病患儿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调查住院化疗期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学龄前期患儿饮食行为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和温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学龄前期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以及父母喂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饮食行为总分为(95.39±9.92)分,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为53.7%。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儿年龄、胃肠道反应情况、照顾者文化程度、工具型喂养及情绪型喂养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P<0.001),共解释患儿饮食行为总变异的38.3%。结论:学龄前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住院化疗期间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临床护士应重点关注3~4岁、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较重患儿的饮食行为情况,应针对文化程度较低、采用工具型喂养和情绪型喂养方式的照顾者做好喂养宣教和指导,以提升营养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 张惠惠郑小芬欧云霞于亚卉王闰平张春梅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学龄前期儿童饮食行为
- 运动干预对化疗期急性白血病患儿癌因性疲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化疗期急性白血病患儿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按照住院时间段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包括运动前评估、根据不同运动负荷进行运动及运动监测。采用多维疲乏量表、儿童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效果。结果干预12周后,干预组疲乏总分、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化疗期急性白血病患儿癌因性疲乏,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沈晓雯周红花郑小芬欧云霞张惠惠王闰平叶慧雯邹萍张春梅
-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运动干预癌因性疲乏
- 血液肿瘤患儿化疗期身体活动的最佳证据总结
- 2025年
- 目的:检索、评价及汇总血液肿瘤患儿化疗期身体活动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患儿开展身体活动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指南网站中关于血液肿瘤患儿化疗期身体活动干预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推荐实践、证据总结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汇总。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及11篇系统评价。共提取出30条证据,按照运动开始与停止时机、运动前评估、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安全管理5个方面进行整合。结论:本研究总结了血液肿瘤患儿化疗期身体活动的最佳证据,建议建立血液肿瘤患儿身体活动的多学科团队,应用最佳证据规范早期活动并制订个性化活动方案。
- 蒋凯瑶陈军陈千禾黄钰儒吴晓楠王闰平张春梅
- 关键词:血液肿瘤青少年化疗身体活动
- 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儿童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儿童肿瘤并发结核病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血液科自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8例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住院适应性评分(包含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交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儿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住院适应性评分(14.02±2.06)分、(35.21±2.13)分、社交焦虑评分(17.72±2.03)分、生活质量评分(48.24±3.17)分与对照组(14.06±2.09)分、(35.17±2.16)分、(17.68±2.01)分、(48.28±3.21)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积极应对评分(30.95±2.67)分、生活质量评分(89.85±4.15)分高于对照组(20.18±2.24)分、(62.17±3.64)分,观察组患儿消极应对评分(26.07±1.98)分、社交焦虑评分(8.07±1.14)分低于对照组(32.04±2.03)分、(14.05±1.68)分,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97.96%)、护理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67%)、(81.63%),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全人护理理念的游戏疗法提高血液肿瘤并发结核病儿童患者住院适应性的效果显著,还能缓解患儿社交焦虑和提高其护理依从性,从而能全面改善其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
- 林笑霞王闰平陈迎秋陈爱鹉周海霞
- 关键词:护理血液肿瘤住院
- 儿童白血病幸存者重返学校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调查儿童白血病幸存者重返学校适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3月至9月便利抽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来院复查的儿童白血病幸存者102例,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学校适应量表进行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儿童白血病幸存者重返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儿童白血病幸存者重返学校适应得分为106.18±14.53,其中学习适应维度为29.75±4.34、行为适应维度为27.67±4.85、关系适应维度为30.01±3.57、情绪适应维度为18.75±5.5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休学时间、体力下降、外貌形象改变是影响儿童白血病幸存者重返学校适应的主要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7%。结论:儿童白血病幸存者重返学校适应较差,需要家庭、医院及学校应积极协同,重点关注13~16岁、休学2~3年、体力下降以及外貌形象改变的儿童白血病幸存者,促进儿童白血病幸存者的学校适应。
- 欧云霞于亚卉胡纪琪郑小芬张惠惠王闰平张春梅
-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幸存者影响因素
- 白血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儿并发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白血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儿住院并发血流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血液科2017年1月-2022年1月因白血病入院治疗儿童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共纳入140例患儿,根据患儿在院期间是否发生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统计患儿住院期间血培养结果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调查并收集所有患儿性别、年龄、白血病类型、初诊白细胞计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腹泻、应用糖皮质激素、化疗阶段、化疗周期等临床资料。结果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症患儿140例共21例血培养结果阳性,培养出病原菌21株,无混合感染病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革兰阳性菌5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腹泻、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化疗周期均为影响白血病并粒细胞减少症患儿是否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腹泻、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化疗周期是导致白血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儿住院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 王闰平郑小芬陈迎秋陈爱鹉
- 关键词: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症血流感染住院患儿病原菌分布
- 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父母照顾压力现状及应对方式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调查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父母的照顾压力现状及其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16名缓解期ALL患儿父母,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压力量表(CSI)、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缓解期ALL患儿父母有照顾压力者(CSI≥7分)91人(90.5%)。CSI的3个维度中,工作经济压力得分最高;CSI的13个条目中“有经济方面的压力”者最高占95.7%,其次是“工作受到影响”占91.4%。患儿父母积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儿童父母,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父母(P<0.05);照顾压力总分与积极应对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缓解期ALL患儿父母照顾压力大,以消极应对为主,积极应对有降低照顾压力的作用,医务人员应引导患儿父母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降低其照顾压力。
- 陈海燕王闰平潘艳
- 关键词:白血病照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