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义志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成像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纤维母...
  • 1篇易损斑块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硬化性
  • 1篇硬化性血管瘤
  • 1篇预后
  • 1篇张量成像
  • 1篇诊断及预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能谱CT
  • 1篇睾丸

机构

  • 5篇承德医学院
  • 4篇解放军第2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石义志
  • 5篇吕国士
  • 2篇王小娟
  • 2篇刘伟
  • 1篇刘伟
  • 1篇侯莉莉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及MRI表现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分析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精原细胞瘤的MSCT、MRI表现,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密度、信号强度及强化特点,5例行MSCT检查,2例行MRI检查,2例同时行MSCT和MRI检查。结果:精原细胞瘤MSCT主要表现为密度相对均匀,增强扫描后肿瘤轻至中度强化。MRI主要表现为卵圆状或分叶状,信号均匀,T_2WI示更低信号条带状样分隔,增强扫描时分隔强化程度高于其他实质部分。结论 :睾丸精原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MRI检查对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石义志吕国士赖丙林刘伟王小娟
关键词: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肺硬化性血管瘤合并感染1例被引量:1
2016年
肺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发生在肺实质的肿瘤,绝大部分为良性,极少数可恶变或合并腺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误诊率为29.1%,术中误诊率为24.8%,往往需术后病理确诊。现收集右肺上叶PSH合并感染1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PSH的认识。
赖丙林石义志吕国士
关键词:肺肿瘤
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2016年
患者,男,44岁。4日前出现中下腹持续性胀痛,用力时加重,向腰背部放射。专科查体:下腹部可触及实性包块,质软,边界不清,腹肌稍紧,中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常规血尿检查未见异常。腹腔彩超:近脐部可见一大小约为8.0cm×5.0cm的实性低回声团,边界清晰,形态规整。CDFI示:其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后缘位于髂血管分叉处。
石义志吕国士刘伟赖丙林
宝石能谱CT成像对结直肠癌病理分型及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能谱参数的观察和分析初步探讨能谱CT对结直肠癌病理分型及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经结肠镜或术后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病变63例(结直肠癌54例,溃疡性结肠炎9例),分为结直肠管状腺癌...
石义志
关键词: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能谱CT
文献传递
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无创性影像学研究进展
2016年
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是导致斑块破裂、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急性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选用一种有效、精确、无创的影像学技术识别易损斑块,及早进行临床干预非常必要。目前,无创性影像学方法不仅可观察血管的形态学改变及对动脉硬化斑块的成分进行评价,还可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本文就超声、MSCT、MRI、PET、免疫闪烁成像等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在颈动脉斑块评价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石义志吕国士
关键词:颈动脉易损斑块影像学
扩散张量成像对创伤性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演变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使用3.0 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创伤性颈髓损伤(SCI)患者颈髓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探讨DTI对SC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预后演变规律。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为SCI的患者34例(损伤组)及2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损伤组分为A,B组,A组为T_2WI序列显示颈髓内高信号16例,B组为T_2WI序列显示无明显异常信号18例;分别测量A、B组(急性期、亚急性期、伤后5周~3个月)和对照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B组FA值减低,以后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组ADC值增高,以后呈逐渐减低趋势,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组ADC值在急性期增高(P<0.001),以后逐渐与对照组趋于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TI及DTT能够显示T_2WI序列上阴性的早期SCI;FA值能够预测SCI的预后情况。
赖丙林吕国士侯莉莉石义志王小娟刘伟
关键词:颈髓损伤纤维束扩散张量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