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荣
-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地震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新疆天山中段地壳和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天山造山带一直以来是研究盆山耦合作用的理想场所,深入理解这一地区的壳幔结构对认识天山造山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9—2020年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固定台站、震后架设应急流动台站以及部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MS≥1.5地震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获得了新疆天山中段精细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三维P波速度结构和地震震源参数.结果显示:新疆天山中段具有复杂的深浅构造关系,地壳浅部及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高速异常区对应于天山造山带,低速异常区对应于沉积盆地.研究区中东段中地壳和下地壳存在较大范围低速区,与两侧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上地壳和中地壳低速区相连,且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双向均向新疆天山中段下方倾斜.结合前人诸多研究成果推测,在南北向构造挤压作用下,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双向向天山造山带壳幔岩石圈发生"层间插入与俯冲削减".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显示,地震震源深度优势范围为0~25 km,主要沿断裂带、盆山结合部以及不同块体接触部位分布,且与壳内低速体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可能为研究新疆天山中段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和动力学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 刘建明刘建明余怀忠王琼余怀忠赵彬彬王琼王琼孔祥艳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P波速度结构
- 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_S6.7地震序列特征及后续趋势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介绍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S6.7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序列类型、地震序列衰减特征和余震序列各项数字地震学资料,并就该序列与历史地震序列进行对比,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结果显示,该序列为主-余型,余震序列衰减迅速,在较强余震前,序列P波初动呈现较好的一致性,振幅比表现出显著的低值过程,应力降和视应力则出现多点的高值突跳,这些异常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相较于历史地震序列,本次地震序列频度和强度均明显偏弱,且余震破裂尺度相对较大,判定后续存在发生强余震的可能。
- 聂晓红王琼吴传勇向元高荣郭寅刘萍
- 关键词:余震序列震后趋势
-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S6.7地震序列应力降变化特征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阿克陶M_S6.7地震震中170 km范围内的4个台站(乌恰台、喀什台、阿图什台、喀什中继台)所记录的震源区附近53次M_S3.0以上事件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Brune圆盘模型计算了此次地震序列的应力降,得到该序列的应力降时序变化曲线。经初步分析后认为,阿克陶M_S6.7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中矩震级,震源半径和地震矩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呈正相关关系。拐角频率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减小,呈负相关关系。应力降值和震级呈多重标度关系,和深度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目前余震序列应力降值处于高值状态,后续有发生强余震的可能。
- 高荣夏爱国
- 关键词:地震序列应力降
- 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20年
- 简要介绍2020年伽师M S6.4地震周围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分析了M S6.4地震前新疆地区和柯坪块体地震活动状态、区域地震活动图像特征。结果表明:①本次地震前1~2年和震前半年,新疆境内中强和中小地震呈现“平静—成组活跃”或显著增强特征;②本次地震发生在柯坪块体M S≥6.0地震平静近15年的背景下,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存在时间渐进的中短期异常特征,即震前2年,5级以上地震活动呈现NE向有序条带分布;震前1年南天山西段小震群累积月频度呈现“加速”活动特征;震前半年震区附近4级地震条带形成共扼分布特征;震前3个月震区附近出现地震窗超限异常;震前2个月震区附近地区视应力呈现显著高值异常;③震前地震活动具有较好的“长、中、短”期异常配套出现的特征。
- 聂晓红刘建明向元高荣张琳琳
- 2022年12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M_(S)5.4地震序列及震前地震活动异常分析
- 2025年
- 梳理2022年12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M_(S)5.4地震构造背景、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特征和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结果如下:①本次地震发生在柯坪块体,发震构造为迈丹断裂的分支断裂阔克萨勒断裂。②震源错动方式为逆冲型,可能是塔里木盆地和天山强烈挤压后发生的一次地震。③此次地震序列类型为主余型,序列余震不丰富,频度和强度衰减较快。④震前存在地震活动性异常5项,震前异常在时间上呈现中等地震的长时间平静→中小地震活动增强→小地震频度显著增加→有序分布→增强活动减弱→发生地震的中期向短期过渡的发震特征;空间上,呈现由大范围向接近震源区小区域收缩的特征,异常在震前的短期表现形式为中、小地震频度的显著增加。
- 高荣聂晓红聂晓红宋春燕张琳琳
- 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田MS6.4地震序列特征及震前地震活动异常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介绍2020年6月26日于田MS6.4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对序列进行早期判定,并对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异常进行初步回顾总结。结果表明:于田MS6.4地震震源机制解类型为正断型;地震序列类型为前-主余型;余震序列衰减较为迅速。震前震源区及周围地区存在新疆境内M S5.0地震平静、小震调制比、新疆和田—西藏日土地区M S5.0地震平静异常。
- 刘萍聂晓红高荣
- 关键词:地震活动特征
- 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_S5.5地震序列及发震构造讨论被引量:7
- 2019年
- 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发生M S5.5地震,震中处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位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内。此次伽师地震前发生了M S4.7前震,截至9月30日最大余震震级为M S4.6(M L5.0),初步判定为前-主-余型地震序列。序列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沿近NE向展布,主震震源深度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主震基本一致,发震断层陡立。本文从区域的构造环境、地震震源机制解和余震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地震发生在伽师隐伏断裂东南端部,为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的一次新的构造活动。序列参数、视应力等计算结果显示,伽师M S5.5地震的预测最大余震震级与最大余震震级M S4.6接近,表明序列最大余震已经发生。
- 宋春燕高荣刘建明刘萍郭寅温少妍
- 关键词:余震分布
- 基于断层面的天山地区潮汐应力触发地震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选取2003~2014年天山地震带299个MS≥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利用震中位置及其附近的断层信息来确定真实断层面。在此基础上分区域计算了整个天山地震带、天山中东段、南天山西段发震时刻断层面上潮汐正应力、潮汐剪应力、潮汐库仑破裂应力对天山地区地震活动的触发作用。在计算断层面上潮汐库仑破裂应力时,分破裂类型针对不同情况设定有效摩擦系数,讨论其对地震的触发作用。结果表明:天山地震带地震较多地发生于断层面上潮汐正应力的最小值附近以及潮汐剪应力的最大值附近。从潮汐库仑破裂应力结果来看,整个天山地区地震活动受潮汐阻滑作用较为显著;分区结果显示,天山中东段地区斜滑型地震、南天西段正断型地震受潮汐触发作用较为显著,其他各类型地震受潮汐阻滑作用较为显著或潮汐作用不明显。
- 李金向元赵彬彬高荣
- 关键词:天山地震带潮汐应力断层面
- 2020年7月13日霍城M_(S)5.0地震前兆异常初步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利用形态分析法,分析2020年7月13日霍城M_(S)5.0地震前异常变化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距震中200 km范围内共6套观测仪器出现异常,异常测项占比15.2%。短期异常十分显著,以突变型异常为主,具有典型的集群特征。通过对本次地震震前异常演化特征的分析,可为未来该地区地震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钱才张森孙琼张翼高荣
- 关键词:地震前兆
- 2017年8月9日精河6.6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发震构造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震相观测报告,采用HypoDD方法精确定位了精河M_S6.6地震序列ML≥1.0地震的震源位置,综合分析了此次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主震震中为44.2639°N、82.8294°E,震源初始破裂深度为17.6km;地震序列总体沿近EW(273°)向单侧扩展,展布长度约20km;震源深度优势分布范围为7~17km;沿余震走向的深度剖面显示,主震向西10km范围内,余震震源有逐渐变浅的趋势,余震序列中尾端向SW方向偏转的地震震源较深;垂直于地震序列的深度剖面显示,地震序列自北向南呈现逐渐加深的变化特征,表明发震断层面倾向为S倾。综合考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给定的震源机制解以及震源区地质构造情况推测,精河M_S6.6地震发震构造可能为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东段。
- 刘建明高荣王琼聂晓红
- 关键词:发震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