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佳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细胞癌
  • 5篇肝细胞
  • 5篇肝细胞癌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肝细胞
  • 4篇原发性肝细胞...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行为
  • 3篇基因
  • 3篇BEL-74...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融合基因
  • 2篇生存率
  • 2篇食管
  • 2篇食管鳞状
  • 2篇食管鳞状细胞...
  • 2篇突变

机构

  • 10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郑佳莹
  • 6篇伍严安
  • 6篇黄毅
  • 5篇邱福南
  • 2篇陈敦雁
  • 2篇卢鑫鑫
  • 2篇张彪
  • 1篇陈金花
  • 1篇陈喜军
  • 1篇杨国溜
  • 1篇黄肖利
  • 1篇张秀敏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YL1-IFT88融合基因及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YL1‑IFT88基因及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该基因由13号染色体上的CRYL1基因的第2‑3号外显子与IFT88基因的第15与16号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融合而成,并首次发现该融合基因的...
黄毅郑佳莹邱福南陈敦雁伍严安
文献传递
一个脊髓性肌萎缩伴呼吸窘迫1型家系IGHMBP2基因的突变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1例脊髓性肌萎缩伴呼吸窘迫1型(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type1,SMARDl)患儿进行免疫球蛋白弘结合蛋白2(immunoglobulin μ-binding protein2,IGHMBP2)基因检测,为家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孕妇(患儿母亲)脐血细胞DNA。Sanger测序检测IGHMBP2基因编码区突变。结果患儿IGHMBP2基因检测到c.1060G〉A(p.Gly354Ser)杂合错义突变与c.2356delG(p.Ala786Profs*45)移码突变。Sanger测序显示患儿父亲为c.1060G〉A杂合突变携带者,母亲为c.2356delG杂合突变携带者。脐血细胞DNA未检测到上述突变。结论IGHMBP2基因的c.1060G〉A错义突变和c.2356delG移码突变是患儿的致病原因。IGHMBP2基因检测为SMARD1的病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彪过丹丹郑佳莹卢鑫鑫张秀敏伍严安
关键词:产前诊断
一种诊断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四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应用。该试剂盒包括固相基质和包被于固相基质上的抗原蛋白,所述的抗原蛋白由TP53、HRAS、CTAG1A和NSG1组成。本发明首次采用TP53、HRAS...
黄毅钱江朱衡郑庆祝李亚东余丽丽吴庆伟郑佳莹
文献传递
CRYL1-IFT88融合基因及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YL1‑IFT88基因及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该基因由13号染色体上的CRYL1基因的第2‑3号外显子与IFT88基因的第15与16号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融合而成,并首次发现该融合基因的...
黄毅郑佳莹邱福南陈敦雁伍严安
一种诊断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四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应用。该试剂盒包括固相基质和包被于固相基质上的抗原蛋白,所述的抗原蛋白由TP53、HRAS、CTAG1A和NSG1组成。本发明首次采用TP53、HRAS...
黄毅钱江朱衡郑庆祝李亚东余丽丽吴庆伟郑佳莹
ZIP14对人肝细胞癌BEL-740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锌转运蛋白ZRT/IRT样蛋白14(ZIP1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ZIP14过表达对人肝细胞癌BEL740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HCC组织与癌旁组织ZIP14的mRNA与蛋白表达。构建携带GV365-ZIP14的慢病毒表达体系,转染低表达ZIP14的BEL7404细胞,建立ZIP14过表达的细胞模型7404-ZIP14;应用MTT法、DNA倍体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硫酸锌刺激下感染GV365-ZIP14表达慢病毒的BEL7404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及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HCC组织ZIP14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强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构建的GV365-ZIP14表达慢病毒感染HCC细胞株BEL7404使ZIP14过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ZIP14过表达组细胞活力及迁移与侵袭能力明显下降,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且变化的幅度随着培养环境锌离子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加大。结论:ZIP14在HCC组织呈低表达。ZIP14的过表达可抑制HCC细胞的活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并使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_2/M期;其机制可能与ZIP14促进锌离子胞内转运而导致HCC细胞内锌积聚增多有关。
郑佳莹郑佳莹郑庆祝余丽丽吴庆伟邱福南伍严安邱福南
关键词:肝细胞癌
肺泡灌洗液GM试验对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1年
目的:探究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肺真菌病(IP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164例高危感染IPA患者,参考美国抗感染学会制定的曲霉病和念珠菌病临床实践指南,将其分为确诊组(11例)、临床诊断组(98例)、拟诊组(55例),另选同期67例非IPA的肺部疾病患者设为非IPA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计算患者肺泡灌洗液、血清GM指数。同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以GM试验中GM值大于拟定GM临界值为诊断阳性,分析肺泡灌洗液与血清GM指数诊断IPA的临床效能。结果: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血清GM指数均显著高于拟诊组、非IPA组,且确诊组肺泡灌洗液、血清GM指数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肺泡灌洗液GM指数的诊断阈值≥0.37时,诊断IPA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1.20%。结果:肺泡灌洗液GM试验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辅助诊断IPA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陈金花李薇薇杨国溜郑佳莹
关键词:侵袭性肺真菌病肺泡灌洗液
锌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BEL-7404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外源锌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细胞株BEL-740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TSQ锌离子探针、MTT法、DNA倍体法、AO/EB荧光染色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硫酸锌刺激下BEL-...
郑佳莹李亚东郑庆祝邱福南伍严安黄毅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BEL-7404
锌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BEL-740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外源锌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BEL-740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TSQ锌离子荧光探针、MTT法、DNA倍体法、吖啶橙/溴乙啶双荧光染色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硫酸锌刺激下BEL-7404细胞内锌离子含量、细胞活力、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锌离子对BEL-7404细胞白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培养环境中锌离子浓度的升高,BEL-7404细胞内的锌离子含量增加,细胞的存活率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细胞白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外源性给予锌离子可抑制HCC细胞的活力、迁移与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并可能降低细胞的恶性表型。
郑佳莹李亚东郑庆祝邱福南伍严安黄毅
关键词:肝细胞癌BEL-7404细胞
一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NF1突变检测及家系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对1例临床拟诊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患者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全血基因组DNA,通过目标捕获二代测序技术(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TNGS)对先证者Ⅰ型神经纤维瘤蛋白基因(neurofibromin 1,NF1)的全部编码区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可疑突变,并用Sanger测序法进一步验证;对其家系成员NF1相同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检测。结果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NF1第45号外显子1个已知致病突变c.6790_6791ins A(p.Tyr2264Ter),有类似临床表现的父亲和姐姐检出相同突变,表型正常的母亲和妻子未检测到此突变,其4岁儿子也检测出该突变。结论 NF1的c.6790_6791ins A(p.Tyr2264Ter)突变存在与该家系NF1的发病密切相关。
过丹丹卢鑫鑫黄肖利陈喜军张彪郑佳莹伍严安
关键词:突变检测NF1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