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杰

作品数:6 被引量:8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病变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脉络膜
  • 2篇脉络膜厚度
  • 2篇光学相干
  • 2篇干眼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病患
  • 1篇滴眼

机构

  • 6篇南通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李俊杰
  • 4篇宋愈
  • 4篇朱妍
  • 2篇喻建锋
  • 2篇孙志敏
  • 1篇黄黎黎
  • 1篇吴莹
  • 1篇蔡骐
  • 1篇周跃

传媒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光密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3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角膜光密度(CD)特征及其与年龄、糖尿病病程、不同时期血糖控制水平等参数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T2DM患者125例(125眼)为T2DM组;并纳入此时间段内与之年龄相匹配的门诊体检健康人群126例(126眼)为对照组。采用Pentacam AXL系统测量角膜体积(CV),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顶点处的角膜厚度(CT)以及直径2、6、8、10 mm圆环上CT值,角膜表层、中层、内层以及全层以角膜顶点为中心0~2、>2~6、>6~10、>10~12 mm及0~12 mm直径区域CD。采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2组受检者不同层次、不同区域CD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或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角膜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CD值与T2DM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及GA/HbA1c的相关性。 结果::T2DM组角膜表层、中层各直径区域CD值和角膜内层0~2、>2~6、>10~12、0~12 mm直径区域,以及全层各直径区域C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用偏相关系数控制年龄和HbA1c因素后,T2DM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与角膜中层0~2 mm区域的CD值呈正相关( r=0.23, P=0.021)。用偏相关系数控制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因素后,T2DM患者的HbA1c与角膜中层>2~6 mm范围CD值呈正相关( r=0.19, P=0.030)。 结论::T2DM患者的CD较健康人群明显增加,且角膜局部区域CD主要与糖尿病病程、HbA1c有关。
李盼盼李俊杰朱妍龚烨珣李晶晶宋愈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
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与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及黄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340例340眼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分别检测泪河高度、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所有患者散瞳检查视网膜,评估DR程度及有无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结果:所有患者中,干眼患病率为49.41%。干眼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为11.15±7.07a,无干眼患者的病程为6.92±5.45a,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干眼与DR各分期具有明显关系,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相对于无DR患者的干眼发生可能性分别为1.097倍、1.724倍、2.86倍和5.43倍。黄斑水肿患者较无黄斑水肿患者的干眼发生可能性增加到3.697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发干眼。随着DR的发生及进展,罹患干眼的机会逐步增加。
喻建锋宋愈朱妍李俊杰
关键词:干眼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1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4例(104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52眼)。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rhEGF滴眼液和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Ⅰ(SI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8、丙二醛、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治疗后4周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BUT、SIT、SOD水平均升高,CFS评分、泪液中IL-1β、IL-8、丙二醇、LPO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BUT、SIT、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FS评分、泪液中IL-1β、IL-8、丙二醇、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EGF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泪膜稳定性,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李俊杰谢擎孙志敏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干眼症炎症
EDI-OCT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使用EDI-OCT观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FFA检查确诊的58例CNV患者纳入研究,应用海德堡OCT对黄斑区进行加强深度扫描,测量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同时进行ICGA检查。比较PCV与n-AMD患者SFCT值,判断EDI-OCT鉴别诊断两种疾病的准确性。结果对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大于253.60μm的CNV患者判定为PCV,低于253.60μm的CNV患者判定为n-AMD,再与ICGA检查结果相比较符合率达80%,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增厚,EDI-OCT可用于辅助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断。
李俊杰孙志敏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脉络膜厚度
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黄斑区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D-OCT)检测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活动期、非活动期以及健康者间黄斑区中心凹脉络膜厚度(CMCT)的差异,评估CMCT是否可以作为TAO患者活动度及随访的指标。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11例(22只眼)活动期TAO患者[活动期TAO组,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49±10)岁]、21例(42只眼)非活动期TAO患者[非活动期TAO组,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49±lO)岁]以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23名(46只眼)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男性12名,女性11名,年龄(50±9)岁]。采用TAO临床活动度评分(GAS)评估TAO的活动性。所有受试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直接眼底镜检查、A超眼轴测量、眼球突出度测量和SD.OCT检测CMCT。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问眼压、眼球突出度、CMCT等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法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CMCT与各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TAO组眼压为(20.16±3.49)mmHg(1mmHg=0.133kPa),眼球突出度为(18.68+1.64)mm;非活动期TAO组眼压为(15.42±2.49)mmHg,眼球突出度为(15.64±1.01)mm;健康对照组眼压为(15.72±2.38)mmHg,眼球突出度为(12.02±0.83)mm;活动期TAO组眼压及眼球突出度均高于非活动期TAO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活动期TAO组CMCT值为(391.27±33.89)Ixm,非活动期TAO组为(317.31±29.62)txm,健康对照组为(304.26±42.26)Ixm,活动期TAO组的CMCT显著高于非活动期TAO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01)。在单变量分析中,较厚的CMCT与眼压显著相关(f=4.600,P〈0.001);校正眼压后,较厚的CMCT与CAS显著相关(B=0.848�
朱妍宋愈蔡骐周跃李俊杰吴莹
关键词:GRAVES眼病脉络膜光学相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广泛视网膜光凝术对眼表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广泛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对眼表的影响。方法严重非增生性DR48例(48眼)随机分为试验组(25眼)与对照组(23眼)。试验组行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每眼分4次完成。对照组不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在治疗前以及首次治疗后3d、7d(第2次治疗前)、14d(第3次治疗前)、21d(第4次治疗前)、28d、60d及90d时,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及Schirmer Ⅰ试验。结果试验组光凝治疗后各时间点BUT较治疗前缩短(P值依次为:0.021、0.036、0.009、0.019、0.016、0.021、0.009),角膜染色评分增加(P值依次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4、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前后泪液分泌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依次为:0.194、0.376、0.074、0.145、0.091、0.790及0.602)。结论广泛视网膜激光光凝会对DR患者眼表产生影响。
喻建锋宋愈朱妍黄黎黎李俊杰
关键词:SCHIRME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