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4例自发性脑出血病患,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以及满意度、依从性、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2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SAS、SD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调查得分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定所有项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病患在康复期实施延续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且对病患依从性、生活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 朱莉
-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康复期延续护理生活质量
- 血压变异性对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干预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血压变异性对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02-2014-10收治7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进行分组。对比2组DBPsv、DBPsvmax、SBPsv、SBPsvmax等血压变异性指标并结合血压变异性对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DBPsv、DBPsvmax、SBPsv、SBPsvmax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sv、DBPsvmax、SBPsv、SBPsvmax指标与患者预后之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对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预后有不利影响,临床治疗过程中维持稳定血压是关键,相应护理措施的施行也应以此作为重点,以改善预后。
- 金义兵朱莉
-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脑梗死高血压靶器官
- 人文关怀护理在尿道下裂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尿道下裂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手术病人59例按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以疼痛评分来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后6h、12h、48h、72h评价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于病人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6h、12h、48h及72h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缓解尿道下裂术后疼痛,减轻病人术后痛苦,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率。
- 张代蓉朱莉李小峰
- 关键词:尿道下裂人文关怀术后疼痛满意率
-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的“爱心访”延伸服务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实施"爱心访"延伸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融合术治疗的患者38例为对照组,出院后开展传统电话回访;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基于责任制"爱心访"的延伸服务。采用Q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用自制量表评估患者依从性和对随访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观察组ODI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延伸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责任制"爱心访"的延伸服务能有效促进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腰椎功能康复。
- 杨良枫李小峰冯祖喜朱莉夏丹刘晓菊
-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康复
- 分析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的生存情况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对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后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将该院神经外科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5年之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五年内的生存率为76.67%(46/60),对照组患者五年内的生存率为61.67%(37/6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值得被推广。
- 朱莉张代蓉李小峰陈晓娟
-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研究,指导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脑梗死。方法:利用前瞻队列研究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按CISS分型方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栓塞型(CS),穿支病变型(PAD),其它原因型(OE)和不明原因型(UE)。在入院后1-2周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比较前三者之间以及其与单纯高血压病(HBP)之间血压变异性的差异性。结果:尿白蛋白在LAA组与PAD组、LAA组与HBP组、PAD组与CS组、CS组与HBP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在LAA组与PAD组、LAA组与CS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BP在LAA组与PAD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dBPCV在LAA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sBP负荷在LAA组与CS组、PAD组与CS组、CS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指标在LAA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ST指标在LAA组与PAD组、LAA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压变异性有差异,持续收缩压升高特别是夜间收缩压升高以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增大是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其他靶器官受损的主要原因。24h平均收缩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与靶器官受损呈正相关,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预测因子。
- 李寅珍金义兵胡东芳朱莉黎玉环乔洪源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24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