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瀛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温等离子
  • 2篇神经性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鼻窦炎
  • 2篇复发
  • 2篇鼻窦
  • 2篇鼻窦炎
  • 1篇等离子刀
  • 1篇等离子射频
  • 1篇等离子射频消...
  • 1篇等离子射频消...
  • 1篇低温等离子刀
  • 1篇低温等离子射...
  • 1篇低温等离子射...
  • 1篇低温等离子射...
  • 1篇眩晕
  • 1篇预后
  • 1篇原菌分布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机构

  • 8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张家港市第一...

作者

  • 8篇李瀛
  • 6篇罗颜
  • 3篇李文全
  • 3篇卫红齐
  • 3篇曹忠胜
  • 3篇罗蔚锋
  • 1篇沈红娟
  • 1篇袁辉
  • 1篇刘志勇
  • 1篇辛洁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次手法复位的原因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次手法复位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并行多次手法复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位日后进行7天、14天、1个月后复查及评价。结果确诊BPPV患者共156例,其中由于自身剧烈活动复发、眼震不明显造成漏诊、配合不佳无法彻底完成、转变为其他方式BPPV、患者年龄过大、患者体质较差等原因间断性行两次或两次以上手法复位者50例,占32.0%,于多次治疗后1个月后痊愈者42例,有效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0%。结论为提高手法复位一次性痊愈率、减少病人症状等,多次、规范、联合的手法复位尤其对于症状重、病变位置多、易复发、年龄大的BPPV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李瀛罗颜曹忠胜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复发型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鼻后神经切断术与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鼻后神经切断术与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来我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48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喷嚏、鼻塞、鼻痒、流涕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血清血管活性肠肽5水平,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临床症状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同组间术后1年,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均较高(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同组间术后1年,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5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5水平低于同组间术后1年,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相比,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鼻后神经切断术可提高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李瀛罗颜卫红齐李文全罗蔚锋
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外周血miR-34c、miR-29b的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外周血miR-34c、miR-29b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性耳聋患者14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根据听力损伤情况将SNHL患者分为轻度耳聋组63例,中度耳聋组42例,重度耳聋组35例。采用qRT-PCR检测miR-34c、miR-29b的表达,并检测VEGF、氧化应激水平(TAC、SOD、MDA)、NO和Cx26;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NHL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miR-34c、miR-29b对SNHL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4组NO、TAC、SOD、Cx26水平比较,重度耳聋组<中度耳聋组<轻度耳聋组<对照组(P<0.05);VEGF和MDA水平比较,重度耳聋组>中度耳聋组>轻度耳聋组>对照组(P<0.05)。4组miR-34c mRNA和miR-29b mRNA表达水平比较,重度耳聋组>中度耳聋组>轻度耳聋组>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NHL患者外周血miR-34c、miR-29b与VEGF、MDA呈正相关,与NO、TAC、SOD、Cx26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MDA、NO、Cx26、TAC、SOD、miR-34c、miR-29b是影响SNHL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因素。结论miR-34c、miR-29b在SNHL患者中过表达,可作为预测评估SNHL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标志物。
李瀛罗颜李文全罗蔚锋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耳聋
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疗效探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追问病史,发现部分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耳鸣症状,并进行电测听+声导抗检查回报,其中有73%患者有神经性听力下降,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组(实验组,22例)和地塞米松耳后注射组(对照组,22例),A型肉毒毒素注射组予以100U A型肉毒毒素耳垂后方自上而下3个点注射,地塞米松注射组予以5 mg地塞米松耳垂后方自上而下3个点注射,对比两组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THI和TEQ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HI和TEQ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14周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81.82%、90.9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63.64%、72.7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HAMA、HAMD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4周HAMA、HAMD评分均有多下降,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安眠药物评分以及总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4周上述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耳后注射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神经性耳鸣患者,可改善耳鸣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不断深入研究。
李瀛罗颜卫红齐李文全罗蔚锋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
一种耳道清理装置及栓塞清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道清理装置及栓塞清理方法,包括夹钳延长体、扩张夹持组件、螺杆组件、软化液供给组件以及握持操作部,夹钳延长体的前端设置有多个转动基座,所述转动基座上设置有扩张夹持组件,所述转动基座能...
李瀛
严重颈深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治疗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严重颈深间隙感染伴脓腔内积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病原菌分布,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8月40例严重颈深间隙感染伴脓腔内积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给予脓肿切开引流、抗感染治疗,对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脓腔脓液中病原菌分布进行观察和分析;应用BD Epicente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34例(85.0%)患者治愈且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脓腔脓液中共分离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85.7%和14.3%,以咽峡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30.6%、24.5%和12.2%;咽峡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较敏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较敏感,以上耐药率均<50.0%。结论严重颈深间隙感染伴脓腔内积气患者具有较严重的化脓性感染症状,其病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师应及时给予脓肿切开引流和抗菌药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罗颜曹忠胜沈红娟袁辉李瀛辛洁刘志勇
关键词:疗效观察病原菌分布
鼻腔黏膜菌群多样性与慢性鼻窦炎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鼻腔黏膜菌群多样性与慢性鼻窦炎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CRS)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本院收治的未合并鼻窦炎症的慢性泪囊炎、鼻中隔偏曲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鼻拭子在鼻内镜引导下采集受试者鼻分泌标本,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分型时间质谱分析、厌氧细菌培养及普通细菌培养,比较组间鼻腔黏膜菌群差异。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再次采集患者鼻腔分泌物检测菌群,根据患者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21例)和未复发组(59例)。比较组间鼻腔菌属多样性。结果:2组术前疣微菌门、蓝藻菌门、绿湾菌门平均相对丰度(MRA)、卟啉单胞菌属、肠球菌属、梭杆菌属、未分类肠杆菌属、红球菌属、罗尔斯通菌属、埃希-志贺菌属、拟杆菌属及链球菌属M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MRA、莫拉克斯菌属、狡诈菌属、棒状杆菌属及葡萄球菌属MR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梭杆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MRA、奈瑟菌属、假单胞菌属、嗜血杆菌属、乳酸菌属MR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手术前后鼻腔菌群门、属水平M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复发组术后拟杆菌属MRA高于术前(P<0.05),棒状杆菌属、放线菌门MRA明显低于术前(P<0.05),其他菌属、菌门M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的发病与鼻腔黏膜菌群失调有关,且术后菌群失调是否改善与患者预后相关性。
李瀛卫红齐钱鸣涛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腔黏膜预后复发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将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与手术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手术组患儿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手术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家属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除打鼾外,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缓解(P<0.05),手术组患儿鼻塞、流涕及听力下降的症状缓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切除肿大腺样体可以有效缓解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具有安全、有效、易操作、损伤小等优点。
李瀛罗颜曹忠胜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鼻窦炎腺样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