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博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成像技术评估丝素蛋白体内降解及血管化的可行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估超声成像技术动态检测大鼠腿部皮下及肌肉间丝素蛋白在体降解及血管化的可行性。方法制备8%W/V的丝素蛋白溶液,采用超声波振荡制备丝素蛋白凝胶。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皮下植入组(n=20)及肌肉植入组(n=20),取0.2ml丝素蛋白凝胶分别植入大鼠腿部皮下或肌肉间(股直肌与半腱肌的肌间隙)。于植入后的即刻及1、4、8、12、16、18周分别对丝素蛋白凝胶进行二维超声及CEUS,并测量丝素蛋白凝胶的径线值及声学强度;每次成像后,每组随机选取两只大鼠处死,将植入的丝素蛋白凝胶取出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二维超声测量显示12周后两组的凝胶开始变薄,12周时横径与植入后即刻的凝胶横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6周时两组凝胶的横径、宽径和纵径与植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US示1~8周凝胶内的声学强度呈现相对较低水平(〈5dB),12周后凝胶内部逐渐有造影剂的灌注,16周时声学强度增强可达20dB,18周时原植入凝胶的区域造影剂灌注与周围组织增强强度接近。结论皮下及肌肉间隙内植入的丝素蛋白凝胶的降解速率基本一致,二维超声及CEUS可在体实时评估丝素蛋白凝胶的降解及血管化。
- 于丹丹李守强邹博刘月田家玮冷晓萍
- 关键词:丝素蛋白造影剂新生血管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白质/灰质病变回声增强比值和阻力指数的临床价值
- 目的:颅脑床旁超声是一种可靠而容易的成像技术,对于围产期新生儿窒息后颅脑损伤的分级能给出有价值的信息.我们研究的目标是在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与对照组之间用半定量的方法来定量脑白质灰质的回声增强/比值(WM/GM)和阻力指数...
- 冷晓萍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