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朱星

朱星

作品数:2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建筑
  • 4篇施工技术
  • 4篇建筑施工
  • 4篇公路
  • 3篇路工
  • 3篇混凝土
  • 3篇建筑施工技术
  • 3篇公路工程
  • 3篇钢筋
  • 2篇地聚合物
  • 2篇水泥
  • 2篇套筒
  • 2篇桥墩
  • 2篇桥梁
  • 2篇桥梁加固
  • 2篇倾覆
  • 2篇装配式
  • 2篇纤维增韧
  • 2篇梁加固
  • 2篇抗倾覆

机构

  • 25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齐鲁交通发展...

作者

  • 25篇朱星
  • 13篇姜荣斌
  • 4篇孙舒
  • 4篇刘如兵
  • 4篇黄杰
  • 4篇陈鹏
  • 4篇张兴刚
  • 3篇周桂香
  • 2篇石泉彬
  • 2篇蒋凤昌
  • 2篇韩振国
  • 2篇帅映勇
  • 1篇王知乐
  • 1篇钱军
  • 1篇孟祥山

传媒

  • 2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粉煤灰综合利...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粘接
  • 1篇江苏建材
  • 1篇镇江高专学报
  • 1篇门窗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BIM公路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公路设计施工用支撑平台,本实用新型涉及BIM公路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公路土壤层,所述公路土壤层的内部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一支撑台,另一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
姜荣斌孙舒陈鹏张兴刚朱星
文献传递
基于BIM技术的公路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高速互通立交及改扩建工程对交通组织设计的要求较高,传统设计方法效率低下。文章系统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公路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模拟方法和手段,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交通组织设计流程,实现了交组与施组模型的干涉融合。将交通组织模拟、交通数据分析与BIM技术跨领域融合,并基于无人机实地流量调查对模型进行校正,获得了三维可视化的动态交通组织设计。研究成果在京沪高速罗庄互通进行了应用,指导交通组织及分流方案的制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姜荣斌朱星
关键词:公路工程交通组织设计BIM技术施工组织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BIM应用标准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BIM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滞后于建筑工程,并缺乏统一的应用标准。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特点,分析了BIM施工期应用技术标准的框架,并研究了BIM跨平台模型的整合及应用技术,规范了模型坐标设置、构件及模型层级划分、命名及归档规则、数据格式等关键环节的要求。最后,提出了BIM模型的交付标准。
姜荣斌朱星胡超
关键词:BIM层级划分公路工程
PVA纤维增韧地聚合物动态压缩试验研究
2024年
为了改善地聚合物韧性,以粉煤灰、高炉矿渣和无水硅酸钠为原料制备地聚合物,利用PVA纤维对其进行增韧。采用响应面模型研究粉煤灰和矿渣比例、纤维长度、纤维掺量对地聚合物动态压缩强度和韧性的影响,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考察地聚合物韧性。结果表明:加入纤维组试件动态压缩强度在123.21~226.23 MPa之间,是空白组的1.2~2.2倍,韧性在0.52~1.22 MJ/m^(3)之间,比空白组试件提高了1.2~2.9倍,纤维掺量、纤维长度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的F值大于1,P值小于0.05,对试件动态压缩强度的影响大于其他因素,纤维长度、粉煤灰和矿渣比例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韧性的影响大于其他因素;在最优试验因素下,地聚合物动态压缩强度和韧性理论值为228.19 MPa和1.25 MJ/m^(3),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
朱星姜荣斌黄杰
关键词:PVA纤维增韧地聚合物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被引量:9
2017年
现代学徒制是学生与学徒相结合,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一种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文章结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践,全面阐述了"六个基于"的改革措施。课程建设应深化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紧密结合。
刘如兵钱军朱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一种低干燥收缩的3D打印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混凝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干燥收缩的3D打印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组成:粉煤灰硅酸盐水泥80~100份、硫铝酸盐水泥10~30份、硅灰0.5~1.5份、细骨料90~120份、聚丙烯纤维1.5~3.5份、...
黄杰帅映勇朱星姜荣斌
力学与结构类课程改革研究——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背景被引量:1
2021年
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要落实到具体课程。将力学与结构类课程、创新创业大赛相结合,通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第二课堂等多维度改革,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在满足专业性的基础上提高课程的趣味性、人文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姜荣斌左滨周柱香朱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基于“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管理实效不显著等问题,对此,构建基于双主体、双导师、双管控、双考核、双证书理念的"双线并行"运行机制的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以"五双"运行机制为基础,以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为载体,有效保障顶岗实习质量,企业深度参与实习过程管控。实践经验证明,该信息化管理模式能较好解决顶岗实习广泛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顶岗实习管控效果,可为同类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参考和借鉴。
石泉彬周桂香韩振国朱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顶岗实习
一种警示力度强的桥梁坍塌预警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警示力度强的桥梁坍塌预警设备,包括桥墩,所述桥墩的外侧设置有数据控制箱,所述桥墩的顶部设置有预警结构组,所述预警结构组的顶部设置有桥面,所述桥墩的一侧设置有地面,所述地面靠近桥面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路...
姜荣斌蒋凤昌孙舒陈鹏张兴刚朱星
文献传递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灌浆套筒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灌浆套筒连接装置,包括:灌浆套筒本体,所述灌浆套筒本体上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浆管,所述灌浆套筒本体下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灌浆管,且灌浆管与排浆管大小相等,...
谭筱雯李元冬朱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