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凯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欧阳健明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矿...
姚秀琼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矿...
孙新园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矿...
徐猛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
王建敏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1篇
理学
主题
2篇
毒性
2篇
上皮
2篇
上皮细胞
2篇
肾上皮细胞
2篇
细胞
2篇
细胞毒
2篇
细胞毒性
2篇
草酸钙
2篇
草酸钙晶体
1篇
形貌
1篇
晶体
1篇
晶体形貌
1篇
不同形貌
机构
2篇
暨南大学
作者
2篇
欧阳健明
2篇
余凯
1篇
孙新园
1篇
姚秀琼
1篇
王建敏
1篇
徐猛
传媒
1篇
无机化学学报
1篇
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2篇
201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不同形貌二水草酸钙晶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对肾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2016年
合成了4种不同形貌和尺寸的二水草酸钙(COD)晶体,分别为尺寸20μm的花状、10μm的十字形、2μm的四方双锥形和1μm的棒状COD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测试仪对上述4个COD晶体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花状和十字形COD晶体都具有尖锐的棱角;棒状、四方双锥形COD都具有完整的(100)面。随着晶体尺寸的降低和晶体表面正电荷密度高的(100)面比例增大,其Zeta电位绝对值不断减小。不同形貌COD晶体均对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具有毒性作用,其细胞毒性大小与多因素相关,包括晶体的尺寸、晶面、尖锐程度、比表面积以及Zeta电位等。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尿微晶形貌差异影响肾结石形成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余凯
徐猛
王建敏
欧阳健明
关键词:
晶体形貌
细胞毒性
不同晶相的草酸钙晶体引起肾上皮细胞的毒性差异
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M)、流式细胞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等方法比较研究了尺寸约1.2μm的一水草酸钙(COM)和二水草酸钙(COD)晶体对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细胞)的损伤差异。COM和COD均能引起Vero细胞的细胞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以及碘化丙啶(PI)红染细胞数目增多,且均呈现浓度依赖性。在相同晶体浓度时,COM的细胞毒性明显比COD强,引起细胞表面表达的粘附分子透明质酸(HA)比COD多,粘附量也显著增加。相比于COM晶体,Vero细胞更容易内吞COD晶体。COM与COD晶体对肾上皮细胞的毒性差异与晶面的离子密度以及细胞与晶体间的静电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结果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和细胞水平上阐释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机理。
孙新园
姚秀琼
余凯
欧阳健明
关键词:
细胞毒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