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梦雅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对比剂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碘克沙醇
  • 1篇碘浓度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成像技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桥
  • 1篇性别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储备
  • 1篇血流储备分数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像质

机构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黄亚飞
  • 3篇李彩英
  • 3篇李梦雅
  • 1篇尹兰英
  • 1篇刘娜
  • 1篇宋登浩
  • 1篇白现花
  • 1篇屈长强
  • 1篇张俊霞
  • 1篇刘肖
  • 1篇寇晨光
  • 1篇王岑
  • 1篇刘玉博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70 mgI/ml碘克沙醇在不同BMI患者冠脉CTA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后门控成像技术,探讨低浓度低剂量碘克沙醇(270 mgI/ml、0.8 ml/kg)在不同BMI患者冠脉增强CT检查(CT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前瞻性分析90例行冠状动脉CTA后门控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依据BMI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18.5 kg/m^2≤BMI<22 kg/m^2)、B组(22 kg/m^2≤BMI<25 kg/m^2)、C组(25 kg/m^2≤BMI≤28 kg/m^2),对比剂注射剂量为0.8 ml/kg。分析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及节段优良率。结果 3组不同BMI患者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节段可评价比率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的节段可评价率分别为A组:344/350(98.3%);B组:325/352(92.3%);C组:314/346(90.8%);随BMI增加,节段的可评价率减低,但各组水平均达到90%以上。3组图像节段的优良率随BMI增加,优良率减低,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BMI患者冠脉CTA图像质量客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在不同BMI患者冠脉CTA是可行的,获得的图像可满足影像诊断需求,同时能明显降低碘用量,因此该技术可广泛推广应用。
白现花李彩英刘肖张俊霞宋登浩黄亚飞李梦雅刘娜刘玉博屈长强
关键词:对比剂碘浓度
心肌桥解剖及CT血流储备分数的性别差异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患者间的心肌桥解剖结构及其对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值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的患者139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76例和女性组63例。分析不同性别心肌桥解剖结构的差异,分别分析男性组和女性组造成FFRCT值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组比女性组心肌桥深度更深、肌肉收缩指数更大(P<0.05)、纵深型心肌桥占比更高(51.3%);女性组心肌桥远端FFR3值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均低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FFR值均高于男性组(P<0.05);无论男性组还是女性组,心肌桥FFRCT值异常组心肌桥长度均较FFRCT值正常组更长(P<0.05);回归分析显示心肌桥的长度是影响男性组和女性组FFRCT值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与女性心肌桥解剖存在差异,心肌桥对女性心肌桥远端FFRCT值影响更大,男性组和女性组FFRCT值异常的危险因素均为心肌桥长度。
李梦雅黄亚飞张丹张昊文李彩英
关键词:心肌桥性别冠状动脉CTA
采用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对比剂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0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扫描,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碘浓度300mgI/mL,B组30例采用碘浓度320mgI/mL,C组30例采用碘浓度350mgI/mL,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的用量(0.8mL/kg),比较3组图像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图像载噪比(carrier to noise ratio,CNR)、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及碘用量等。结果 A组显示冠状动脉371段,B组显示冠状动脉368段,C组显示冠状动脉365段。C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图像节段可评价率及优良率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CNR和主动脉CT值高于A组和B组,B组CNR高于A组(P<0.05)。3组间SNR和主动脉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碘用量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256层前门控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联合低浓度对比剂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并且保证图像质量,具有可行性。
尹兰英李梦雅李彩英寇晨光王岑黄亚飞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