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败血症
  • 2篇产儿
  • 1篇多普勒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血流
  • 1篇血性
  • 1篇血症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败血...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病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缺血性
  • 1篇缺氧缺血性脑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第二...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作者

  • 4篇吴俊
  • 3篇吴本清
  • 3篇唐沂
  • 2篇宋金枝
  • 1篇李建明
  • 1篇涂惠英
  • 1篇黄进洁
  • 1篇燕旭东
  • 1篇程涵蓉
  • 1篇罗亮
  • 1篇潘晓梅
  • 1篇马晓利
  • 1篇蒋玉蓉
  • 1篇陈丽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418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感染率为3.10%(106/3418),发生感染日龄的中位数为19(4~48)d。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45.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较高(24.3%);革兰阴性菌占41.7%,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25.2%);真菌13.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出生体重、中心静脉置管和肠外营养时间是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65、3.051、2.998,均P<0.05)。结论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出生体重、中心静脉置管和肠外营养时间;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
吴俊吴本清吴本清罗亮黄进洁
关键词:医院感染败血症早产儿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L-选择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意义的研究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外周血中淋巴细胞L-选择素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在HIE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HIE患儿、15例窒息但无HIE患儿生后第一天及22例足月健康新生儿脐血淋巴细胞表面L-选择...
宋金枝唐沂潘晓梅吴俊
关键词:HIE外周血淋巴细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文献传递
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5例临床分析
陈丽吴本清程涵蓉唐沂吴俊燕旭东涂惠英
关键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早期脑血流的变化规律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早期脑血流随日龄的动态变化,比较不同胎龄、体重早产儿同日龄下脑血流的改变,以探讨其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大脑中动脉(MAC)血流速度及血管弹性,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早产儿早期脑血流速度(CBFV)随日龄增大逐渐升高。不同胎龄、体重早产儿进行比较,胎龄、体重的增加与脑血流呈正比;新生儿早期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亦呈渐增趋势,生后24 h内为高值,2~7 d内RI、PI短时期降低之后又逐渐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早期脑血流并进行动态观察,对于早期预测脑损伤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吴俊吴本清吴本清李建明蒋玉蓉李建明
关键词:脑血流超声检查多普勒早产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