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声鸿

作品数:23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原发性
  • 10篇原发性闭角型
  • 10篇闭角
  • 10篇闭角型
  • 10篇磁共振
  • 9篇青光
  • 9篇青光眼
  • 7篇静息态
  • 7篇静息态功能磁...
  • 7篇功能磁共振
  • 7篇FMRI研究
  • 6篇原发性闭角型...
  • 6篇闭角型青光眼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青光眼患者
  • 4篇肿瘤
  • 3篇周边虹膜
  • 3篇小梁
  • 3篇小梁网

机构

  • 18篇南昌大学第一...
  • 4篇南昌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江西省妇幼保...

作者

  • 20篇李声鸿
  • 15篇曾献军
  • 8篇周福庆
  • 7篇蔡凤琴
  • 7篇刘丹
  • 6篇李平
  • 6篇江菲
  • 4篇龚洪翰
  • 3篇刘海萍
  • 2篇王敏君
  • 2篇万红萍
  • 2篇李丹
  • 2篇吴麟
  • 1篇高磊
  • 1篇裴重刚
  • 1篇李健
  • 1篇李海军

传媒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初级视觉皮层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初级视觉皮层(PVC)功能连接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PACG患者(PACG组)及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组)行3T磁共振T_1结构像及功能像扫描,最终纳入PACG组和HC组各25例进行rs-fMRI分析。磁共振数据经预处理后,以PVC中心区作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全脑体素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并比较组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差异,并分析患者组显著差异脑区功能连接系数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PACG组左侧距状皮层(BA18)、左侧舌回(BA18)、右侧楔叶(BA18)、右侧后扣带回、右侧小脑前叶与PVC之间的功能连接减低,PVC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左侧颞上回、右侧海马、右侧顶下小叶、双侧岛叶、双侧Extra-nuclear gyrus及双侧壳核(P﹤0.01,Alphasim校正)。PVC与左侧颞上回、右侧顶下小叶间增强的功能连接与视力(VA)呈正相关。结论PACG患者PVC区存在与高级视觉皮层和视觉外脑区功能连接下降,与视力相关的功能连接代偿性增强,提示PVC功能连接异常在PACG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李声鸿况琪斐周福庆李平江菲刘丹蔡凤琴龚洪翰曾献军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继发性肾上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继发性肾上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ADLBL)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ADLB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例加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5例均呈肾上腺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混杂软组织密度/信号肿块,无钙化,单侧发病,平均大小9.34cm,边缘较清,分叶。增强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特征性表现:冠状位为三角形,部分可见血管穿越征、腹主动脉淹没征或合并非肾上腺引流区淋巴结肿大。结论肾上腺区三角形混杂密度/信号肿块,增强时可见血管穿越征、腹主动脉淹没征或合并非肾上腺引流区淋巴结肿大,有助于提示SADLBL的术前诊断。
刘丹吴麟李声鸿曾献军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影像诊断
基于静息态fMRI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脑功能连接密度改变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功能连接密度(FCD)图方法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静息状态下脑网络水平FCD的改变,并评价其与各临床指标等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5例PACG患者[(53.28±10.79)岁]及46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HC组)[(52.67±11.01)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和相关眼科检查的数据,包括眼内压(IOP)、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垂直杯盘比(V-CDR)和平均杯盘比(A-CDR)。对所得f MRI数据预处理后计算出长程及短程FCD值计算出组间差异脑区,同时取长程功能连接有显著差异的脑区为感兴趣区(ROI)计算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最后分析有差异的脑区FCD值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ACG组及HC组长程及短程FCD的组内空间分布基本相同。与HC组相比,PACG组双侧大脑半球额下回、左侧大脑半球边缘叶、海马旁回、右侧大脑半球岛叶表现为短程FCD显著上升,枕叶、楔叶、楔前叶、上顶叶、中央后回表现为短程FCD显著减低;在右侧额中回的长程FCD显著增高(以上结果均经过GRF矫正,体素水平P<0.01,簇水平P<0.05)。长程FCD下降的脑区与右侧额中回的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减弱。并且短程FCD减低脑区与RNFLT厚度呈正相关,双侧短程FCD升高脑区与A-CDR呈正相关。结论PACG患者具有广泛的脑FCD异常,长程和短程FCD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进一步证明异常长程和短程FCD在PACG患者大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陈玲珑李声鸿蔡凤琴吴麟周福庆裴重刚曾献军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视觉通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初级视觉皮层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小梁网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初级视觉皮层(PVC)功能连接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PACG患者(PACG组)及年龄、性别相匹...
李声鸿周福庆李平江菲刘丹蔡凤琴龚洪翰曾献军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MRI表现
目的 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影像表现,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性索间质肿瘤的影像特征,CT平扫14例,MRI平扫4例,增强扫描10例.结果(1)临床表现:发病年龄30-80岁(平均5...
刘海萍曾献军龚洪翰李丹肖晓怡刘丹李声鸿
关键词: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影像表现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基于全外显子组测序探索肾脏罕见碰撞瘤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2023年
目的探讨肾脏内肿瘤成分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碰撞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碰撞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及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患者以左侧腰部胀痛为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为左肾下极团块状软组织占位影,考虑肾癌。镜检:低倍镜下大部分为片状分布淡染区,部分为弥漫分布的深染区,其间混杂部分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高倍镜下肿瘤由两种成分混杂构成,部分区见肿瘤呈腺泡状或巢片状排列,其间可见丰富毛细血管网结构。细胞胞质丰富、透明,细胞核呈卵圆形,可见小核仁;部分区于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混杂的背景中见组织细胞样细胞散在分布,胞质淡粉染,核形不规则、可见核沟。免疫表型:ccRCC不同程度表达Pax-8、vimentin、CD10、CA9,不表达TFE3、p504S、HMB45、Melan A及CD117,Ki-67增殖指数1%;LCH表达CD1a、Langerin、S-100,Ki-67增殖指数20%。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肿瘤内未发现ccRCC及LCH常见基因异常,存在5q15染色体扩增、14q24.3及14q24.2-q31.1染色体缺失。结论发生于肾脏内肿瘤成分为ccRCC合并LCH的碰撞瘤极其罕见,明确病理诊断、完善分子病理特征及密切随访患者情况,对碰撞瘤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案、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詹媛葛娴张翔李声鸿万红萍
关键词:肾脏肿瘤碰撞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初级视觉皮层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
目的:本研究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技术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小梁网联...
李声鸿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文献传递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脑部局部一致性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脑部局部一致性(ReHo)的改变。方法对40例PACG患者(PACG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rs-fMRI,计算全脑ReHo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CG组右侧梭状回、左侧枕中回、左侧枕下回、左侧颞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中央旁小叶的ReHo值均减低(P均<0.05);双侧小脑后叶、右侧额上回的ReHo值均增加(P均<0.05)。右侧梭状回、左侧枕中回ReHo值与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均呈正相关(r=0.452、0.472,P均<0.05)。右侧额上回ReHo值与视力呈负相关(r=-0.443,P=0.004)。结论 PACG患者存在视觉、感觉运动、情绪认知处理多个脑区自发性脑活动异常,且多个脑区ReHo值的改变与PACG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江菲蔡凤琴李海军李声鸿高磊曾献军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
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一例被引量:7
2016年
患者女,59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CT表现:平扫示平C2、C3椎体水平椎管内偏右侧一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局部脊髓受压向左移位,右侧椎间孔扩大,邻近椎体骨质可见吸收破坏(图1、2)。MRI表现:平C2、C3椎体水平椎管内可见一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信号,信号均匀(图3),T2WI呈稍低信号,信号稍显不均(图4),
李声鸿李平肖晓怡江菲曾献军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脊髓受压脊膜瘤颈胸段平扫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丘脑—皮层通路的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
2017年
目的利用静息态fMRI技术,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丘脑—皮层通路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25例PACG患者(PACG组)和22名性别与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接受静息态fMRI。将双侧丘脑的各7个亚区作为ROI,分别为初级运动、感觉、枕叶、前额叶、前运动、后顶叶及颞叶丘脑ROI,与全脑皮层体素作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分析,并进行组间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CG组丘脑与视觉传导通路(顶叶/楔前叶、额叶/额下回)及非视觉传导通路(中央旁小叶、中央后回、边缘叶/海马旁回)功能连接减低,丘脑与视觉传导通路(枕叶、顶叶/顶下小叶、颞叶/颞下回)以及非视觉传导通路(小脑前叶/山顶)功能连接增加。结论 PACG患者存在包括丘脑视觉传导通路及非视觉传导通路的连接异常,提示丘脑在PACG患者神经学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刘丹曾献军周福庆李声鸿蔡凤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