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
- 作品数:3 被引量:5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黑河下游灌丛沙丘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近代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选择位于黑河下游地区的灌丛沙丘为研究对象,利用14C测年初步建立风沙沉积的年代序列,分析了风沙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和粒度作为环境代用指标的气候意义,通过综合分析和区域对比,初步探讨该区域近3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常量元素的含量除Si O2外其他元素含量偏低。灌丛沙丘沉积至少记录了3次相对干旱期和3次相对湿润期。其中,1823年前、1905-1929年、1958-1973年期间,处于相对干旱期;而1824-1904年、1930-1957年、1974年至今,处于相对湿润期。黑河下游灌丛沙丘的气候变化对周边及全球气候变化有较好的响应,是研究近代气候变化的理想场所。
- 李盼盼何元庆马健齐翠姗石晓非
- 关键词:风沙沉积气候变化
- 黑河下游地区柽柳沙丘的气候与环境记录被引量:2
- 2016年
- 对黑河下游地区柽柳沙丘沉积剖面进行AMS 14 C定年及沉积物粒度和Hg含量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域从18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结果表明:沙丘沉积物以细沙为主,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形态,反映了单一的风力沉积作用;>100μm的粗颗粒含量变化很好地指示了该区域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并记录了小冰期末期以来气候转暖的过程以及现代暖期中两个相对寒冷时期——20世纪10—20年代和50—60年代。沙丘沉积物中Hg主要来源于人类的工业活动,剖面Hg含量存在3个峰值,分别对应18世纪末的西班牙美洲地区银矿开采、19世纪中后期的北美淘金热、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经济复苏。此外,剖面中有两个样品Hg含量异常升高,其原因可能是1815年和1883年印尼的两次大规模火山喷发而引起的全球Hg沉降增加。
- 马健何元庆冯起李盼盼何则
- 关键词:黑河下游粒度HG
- 阜康典型荒漠C_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被引量:51
- 2002年
- 通过对阜康典型荒漠C3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分析。叶片碳同位素值在 - 2 3‰和 - 2 9‰之间变化 ,其中主要在 - 2 7‰附近波动。这与前人报道的世界上其他地区荒漠植物碳同位素值的变化非常一致。降水可以改变叶片碳同位素值的大小 ,降水越多 ,叶片碳同位素值越负 ,它们的变化幅度有物种的依赖性。叶片碳同位素值也受植物生长形式或期望寿命的影响 ,木本植物或寿命长的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值要高。分析表明 ,利用该区土壤或陆相沉积中有机质碳同位素值可以判断气候的干湿变化 :土壤或陆相沉积中有机质碳同位素值越高 。
- 陈拓马健冯虎元何元庆徐世健强维亚安黎哲
- 关键词:降水环境信息气候干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