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萌萌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絮凝
  • 4篇气浮
  • 3篇絮凝体
  • 3篇溶气
  • 3篇共聚
  • 3篇浮沉池
  • 3篇沉池
  • 3篇沉降性
  • 2篇溶气气浮
  • 2篇水库水
  • 2篇水库水质
  • 2篇水质
  • 2篇气浮池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弧
  • 1篇絮体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原水
  • 1篇水源

机构

  • 7篇山东建筑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王萌萌
  • 5篇张克峰
  • 5篇王永磊
  • 5篇李佳宁
  • 3篇王珊
  • 3篇宋武昌
  • 3篇贾瑞宝
  • 3篇王宁
  • 1篇李梅

传媒

  • 1篇净水技术
  • 1篇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模拟气浮池水力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针对南水北调水特有的低浊高藻水质特性,气浮池工艺已应用于部分水厂处理工艺中。但目前气浮池设计多依靠设计手册计算,在规范所给参数范围内取值,并无确切的参数取值方法。研究提出可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应用于气浮池设计,并...
王萌萌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气浮池
白口铸铁磨面辊齿面等离子弧重熔工艺及机理研究
磨面辊作为面粉生产设备中的主要部件,其耐磨性的好坏将直接影晌到面粉质量等级和生产率。目前世界上制粉行业通用的磨面辊材料为白口铸铁,因为白口铸铁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渗碳体,性质脆硬,比较耐磨。热导率适中和微结构稀疏的铸铁类材料...
王萌萌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一种共聚浮沉池及净水方法
本发明的共聚浮沉池,包括用于实现絮体和微气泡混凝和共聚的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连接于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后端的浮沉池,以实现泡絮体与水流的分离、将不能气浮的沉降性絮凝体沉淀;以及与浮沉池的出水端相连接的溶气系统,溶气系统...
王永磊刘宝震张克峰王宁王珊杜振忠贾瑞宝宋武昌李儒存孙中训李佳宁王萌萌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在气浮池试验装置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气浮分离技术不仅可以去除水中密度较低的悬浮物质,对藻类、藻类分泌物及"两虫"也有良好的去除效果。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可以直观呈现反应池内流态,可降低设计中试验成本。研究围绕气浮池中溶气水与待处理水不同接触方式及溶气压力的不同,针对气浮池内气相分布进行CFD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溶气水接触方式及溶气压力对气浮池内气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池型下,气相分布体积及其均匀度呈现混合流气浮>逆流式气浮>平流式气浮趋势;气相体积随溶气压力的增加而增长,且气含率越大,气相分布越均匀;对比池内流态,建议使用溶气压力0.45 MPa。
王萌萌张克峰李佳宁王永磊
关键词:CFD气含率
一种共聚浮沉池及净水方法
本发明的共聚浮沉池,包括用于实现絮体和微气泡混凝和共聚的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连接于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后端的浮沉池,以实现泡絮体与水流的分离、将不能气浮的沉降性絮凝体沉淀;以及与浮沉池的出水端相连接的溶气系统,溶气系统...
王永磊刘宝震张克峰王宁王珊杜振忠贾瑞宝宋武昌李儒存孙中训李佳宁王萌萌
文献传递
一种共聚浮沉池
本实用新型的共聚浮沉池,包括用于实现絮体和微气泡混凝和共聚的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连接于多通道折板共聚絮凝池后端的浮沉池,以实现泡絮体与水流的分离、将不能气浮的沉降性絮凝体沉淀;以及与浮沉池的出水端相连接的溶气系统,溶气...
王永磊刘宝震张克峰王宁王珊杜振忠贾瑞宝宋武昌李儒存孙中训李佳宁王萌萌
文献传递
南水北调水源与当地水源混合原水的强化絮凝-共聚气浮处理工艺被引量:2
2016年
该文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将通水现状及通水后水厂工艺运行参数不确定的问题,开展南水北调水与黄河水掺混条件下净水工艺运行研究,确定掺混前后混凝效果,并考察共聚气浮工艺对掺混水的净化效能。自主设计强化絮凝共聚气浮工艺,处理原水为南水北调水与黄河水1∶1掺混水,研究工艺净水效能。并运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response suface methodology,RSM)对工艺的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得到最优运行工况。研究表明,共聚气浮工艺中3个影响因素对浊度去除率影响显著程度为:投药量>二级絮凝时间>溶气水回流比;对耗氧量CODMn、UV254去除率影响显著程度为:投药量>溶气水回流比>二级絮凝时间。在投药量为6 mg/L、絮凝时间为6 min、回流比为15%的运行条件下,强化絮凝共聚气浮对南水北调水与黄河水1∶1掺混水的处理效果最优。对浊度、耗氧量CODMn、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36%、45.21%、69.42%。建立的响应面模型拟合度较好,实际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误差小,所建模型可用于实际预测。
李佳宁李梅王萌萌张克峰王永磊
关键词:强化絮凝净水效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